
????她從名不見經傳的家庭婦女成長為當地“赫赫有名”的公益愛心“盟主”,短短八年時間,她的善舉吸引了全國各地一萬多名愛心人士,籌集善款一千多萬元,使820名貧困學生得到長期資助、520戶孤寡老人得到贍養、近千人在家庭遭遇不幸時得到救助、9萬冊《弟子規》發放到80余所小學……她就是隆化縣“愛心志愿者協會”會長楊艷。說到她的公益事業,她總是謙虛地說:我沒做什么,我只是把社會各界人士的愛心送到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手中。
????愛心無大小 行動最重要
????2009年8月16日楊艷建起的“愛心好友團”QQ群掛靠到隆化縣團委,更名“隆化愛心聯盟”。
????“開始我們只是尋找一些貧困家庭,后來又發展到資助貧困學生,有了影響之后越來越多遭遇不幸的人們也開始來尋求我們的幫助,”楊艷回憶自己的公益之路頗多感慨,“我們的公益組織從2008年的幾個人,籌集善款2000多元;到2009年發展到100多人,籌集善款7000多元;2010年發展到幾百人,籌集善款上萬元,再到2011年成員發展到上千人,籌集善款達到幾十萬,直到現在的上百萬……從過去的四處尋找需要幫助的人,四處籌集善款,到現在我們每天都會接到求助信息……從凡事都必須親力親為,每次活動都要準備幾個星期,到現在我們的各個部門協調行動,我只需在網絡、微信發布活動內容,一天就能將任務完成,這都多虧了我們組織中的愛心志愿者們,他們之中的能人太多了,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這點成績!就拿我們每年的‘送年貨’活動來說吧——每年給貧困家庭送去300元的年貨,從2009年的一戶發展到今年的200戶,沒有廣大愛心志愿者們的幫助我自己根本不可能做到。”楊艷告訴記者。
????2014年3月,隆化愛心聯盟正式在民政部門注冊,更名為“承德愛心聯盟志愿者協會”,承德八縣四區先后成立了5家分會,沒有分會的縣區也都與當地的公益組織建立了對接關系,注冊會員達到了2000人。同時借助網絡優勢,愛心聯盟先后開通了微信平臺,建立了官方網站,開通了免費求助電話:400-8850314,并建立了10個QQ群與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聯系。
????“‘愛心無大小,行動最重要’,做公益、獻愛心不應該僅僅體現在捐款捐物上,我覺得我們也是在傳播一種信念,善良、誠信、尊嚴、博愛等等,即使只是你早上起來給爸爸媽媽打個問候的電話,我認為這也是善行、愛心的體現。”楊艷如是說。
????日行一善 善莫大焉
????隨著愛心聯盟志愿者協會的不斷壯大,楊艷和她的愛心團隊的行動得到了縣、市、省各級部門的重視,也得到了全國各地愛心公益組織的認可。協會先后獲得承德市道德模范群體、河北省志愿服務品牌、河北省志愿服務優秀集體等殊榮,作為會長的楊艷也先后獲得了多項殊榮:2013年獲得承德市道德模范稱號,10月當選為中國婦女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2014年獲得中國網事感動河北年度十大人物、河北省青年服務20周年最具影響力十大人物、感動承德十大新聞人物;2015年獲得“全國助殘陽光使者”和河北第五屆優秀志愿者稱號。
????除了臨時組織的各類愛心公益活動,愛心聯盟常年堅持的愛心項目就有:“日行一善”、“一對一助學”、“助老扶孤”、“援腎行動”、“養老基地”。
????僅2015年愛心聯盟共舉行大型活動47次,緊急救援36次,其他活動19次。總計為327戶貧困家庭送去愛心物資,為70多名學生找到一對一助學愛心人士,為2000名學生免費發放《弟子規》、護手霜、學習用品。“日行一善”共收入118432.5元,支出109713.19元;“一對一助學”共收入175650元,支出171900元;緊急募捐151085元,支出151085元。
????“日行一善”活動要求是參加者每天做一件善事,每天捐一元也可,給親人打個電話也行……但貴在堅持!愛心聯盟每天有十個人在線負責記錄參加者的善行,每天要對善款進行匯總上交,記錄在案,而所有的支出也要一筆一筆的“圖文并茂”的登記、公示出去。至今已經有2500人參加過這一行動。而這一筆一筆善款也都用到了那些急需救助的人手中。2015年10月,承德縣21歲的小鄭,六年前患上強直性脊柱炎,手術費需要18萬元,“日行一善”平臺發布信息后,僅一周的時間便匯集志愿者捐款達5.6萬元……
????“這么多年來,雖然我幫助了一些人,但我只是各界愛心人士和需要幫助的人們之間的一名愛的‘搬運工’。而且我覺得我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在愛心聯盟這個團隊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幸福,理解了什么是感恩。雖然在前進的路上曾經有不少流言蜚語,今后也可能還會有,但我會和我的隊友們繼續無怨無悔地走下去!”楊艷堅決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