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
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就像郭朋勃和他的愛心食堂
一次簡單的郊游
一場悲憫心的遇見
從此
便不停歇的
自我奉獻!
郭朋勃說
做公益是骨子里情懷
就是見不得弱勢群體受難
我們說
點滴小事中樸實地堅守
無私地付出
是凡人善舉的感動
1
井陘縣吳家窯鄉滴水岸村,一個不富裕且平均年齡在70多歲老人的留守村,卻有一個免費的“愛心食堂”,不僅解決了村里20多位貧困孤寡老人的三餐問題,也給他們提供了交流和活動場所,而籌建者是一位80后愛心志愿者郭朋勃。
“2014年夏天,我在一次游玩時來到井陘縣吳家窯鄉滴水岸村,發現村中孤寡傷殘老人沒有人照顧,吃一頓飽飯都是問題,因為自己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對老人很關注,看到他們的困境心生憐憫,就想著在這里建一個食堂,只要超過60歲的村中孤寡和空巢老人以及殘疾人,都可以每天來食堂免費吃喝。”郭朋勃說。
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也許你、我會和郭朋勃一樣,都有這樣幫助人的善心,但由想到做,將善心轉化為善行,郭朋勃值得欽佩。因為建免費的食堂,可不只是說說就能實現的,它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和精力的付出,更重要的是資金。作為河北省國際博展中心的工作人員,郭朋勃的每月工資也僅有3000元左右,愛人也是工薪階層,為了這些素不相識的老人,他可謂是是投入極大。“我老家呢在元氏農村,當時村里正好要征地,給我分了一部分征地款,我就把這些錢投入到了愛心食堂的建設中,裝修、買家具、修路……前前后后共花費了十萬余元”,郭朋勃說。
2015年4月22日,愛心食堂建好了,當天村里就有20多位符合條件的老人開始在食堂吃飯,一日三餐管飽,有肉、有菜、有粥,食堂的廚房里還配備了冰箱冰柜,為了營養均衡,郭朋勃還在飯后給老人加上水果,老人們的飯菜標準提高了不少!不僅如此,在修建愛心食堂期間,他還自己出錢清理了村里的垃圾、道路上安裝了路燈、自來水入戶。
任何充滿正能量的事情,只要加上“每天”兩字,就厲害了。
郭朋勃說,他是一個愛玩兒的人,以前生活挺好,有吃有喝有房有車,可有了這個食堂,每月兩次來送油、米面等食材,沒有時間也沒有錢再去游玩。“這愛心食堂堅持下來不容易,中間曾有幾次我都感覺堅持不住了,但看到那些老人親切的笑臉,我一次次咬牙堅持了下來。”別看都是老人,但幾十人的一日三餐不是件小事兒,而且不能在吃上出問題。堅持一個月兩個月不難,但時間久了開支漸漸讓他感到有了困難。
就在郭朋勃感到困難時,一些看到媒體報道的愛心人士紛紛加入,他們送來慰問品、定期組織募捐、甚至有企業承包愛心食堂一年的米面油。“眾人拾柴火焰高,三年過去了,現在滴水岸愛心食堂運營一切正常,我已經不用投入太多了,感謝這些愛心人士的付出”郭朋勃說。
善良,從來只是人性的選擇
生活雖無情,人間卻有愛
郭朋勃自己不充裕,卻心系孤寡老人
你用善心做的這件事,值得被稱贊!
2
崇高和平凡從來沒有排斥和對立過,崇高從平凡中孕育,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滴水岸愛心食堂只是郭朋勃的一個開端,在2016年走訪過程中,他在元氏牛家莊也看到了與滴水岸村同樣的情況,不同的是,牛家莊不僅有空巢和孤寡老人,還有孤兒,愛心食堂的設想又一次涌上了他的心頭。
想到就要做到,很快,牛家莊的17個孤寡老人,其中有兩個96歲的的高齡貧困老人,2個殘疾老人,4個孤兒也有了愛心食堂。而這之后,行唐胡家莊、保定滿城、保定順平、滄州獻縣、平山馬峪分別創建了愛心食堂。目前,愛心食堂在河北省已經有七家,三年來郭朋勃累計投入一百多萬元。
“家人的支持也是我持續做公益的動力”郭朋勃說,剛開始建食堂的時候,家里人也不理解,畢竟都是普通工薪階層,出錢又出力,但看著自己的堅持,他們也就從無奈變成了默許。“我很感謝親人朋友的幫助,我們家和岳父一家成立了專項基金,有工作的每人每月至少拿出500元,每月至少湊出5000元,專門用于食堂開銷和幫助村民。”
好的公益一定是可持續發展的,郭朋勃介紹,愛心食堂目前推行“以老養老”模式,“讓年輕一點的老人來照顧年長一點的老人,愛心食堂沒有專門看護人員,老人們在生活上抱團互助,各自取長補短,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身體好的老人還在食堂院里種植蔬菜,由愛心人士認養解決銷路,產生的收益部分歸老人所有,部分歸愛心食堂共同所有,以此來保障愛心食堂的獨立運轉,實現自給自足。”郭朋勃說。
百善孝為先
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郭朋勃以愛心食堂為橋梁
讓更多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得到幸福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愛心食堂,真的很好! (文/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