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自幼貧困,年少喪父,
他一天打兩份工,卻不幸身患尿毒癥,
他說,得病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去戰(zhàn)勝病魔的勇氣;
他說,與其讓死神的箭一步步逼近,
倒不如讓生命之花燦爛一回。
他把全部的生命獻給了公益,
他就是張家口萬全區(qū)孔家莊人李建。
他命運多舛,從小歷盡人間艱辛
李建自幼貧困,父親在他13歲時不幸遇難,當時他的弟弟只有3歲。為了養(yǎng)活兩個孩子,李建的母親白天賣菜,晚上給人家做手工活,沒日沒夜,含辛茹苦。
或許,窮人的孩子都早當家。
初中畢業(yè)的李建決心減輕母親的壓力,他在城區(qū)的一個工廠里找了一份工作,工廠下班后他又舍不得休息去跑摩的掙錢,嚴寒酷暑,雷雨風(fēng)雪,他從小就嘗到了生活的艱辛。
生活的不易沒有打倒李建,可是命運的不幸卻又一次降臨在這個男人身上。
2005年上半年,李建查出患有腎病綜合癥,為了不讓母親擔心,李建偷偷吃中藥來治療。然而2008年初,李建病情加重,被確診為尿毒癥,只能通過透析維持生命。沒多久,透析就花光了李建家中所有積蓄,還賣掉了原本準備結(jié)婚用的房子。
“聽說只有換腎才能真正活下去,可是,我哪有錢啊...”當時的李建被痛苦和無助所包圍。
舍己為人,他從此踏入公益
2008年,汶川地震。“當時我躺在病床上,聽到收音機里傳來512地震的消息,我心里很不平靜,聽到四面八方的愛心人士相繼進入汶川災(zāi)區(qū)去救援老百姓,我突然也特別想做點什么。”李建第二天一大早趕到了市紅十字會,把原本準備當天透析的500元錢,瞞著母親毫無保留地捐給了災(zāi)區(qū)群眾。
“當時看到災(zāi)區(qū)的家庭,有的人失去了父母妻兒,有的人變得一無所有,但是他們面對困難,選擇了堅強,雖然我是不幸的,但是有人比我更不幸。”李建說:“我當時覺得生活沒希望了,可是看到他們,又重燃了我對生命的希望,我要幫助比我更不幸的人。”
李建并沒有被命運所壓垮,振作起來的他說:“得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戰(zhàn)勝病魔的勇氣。”他還說,與其讓死神的箭一步步逼近,倒不如讓生命之花燦爛一回。
從此李建走上了愛心公益的道路,這也是李建第一次成為一名志愿者。
堅持公益,他奔波不息
自己身患尿毒癥急需幫助,卻還把透析救命的錢捐給災(zāi)區(qū)。李建的事情很快被萬全縣委和社會愛心人士關(guān)注到,大家紛紛為“舍己為人” 的李建捐款。2011年6月,李建成功地進行了腎臟移植手術(shù)。重獲新生的他,之后將全部生命奉獻給了公益事業(yè)。
助老、助學(xué)、助殘、環(huán)保、各種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這些年李建馬不停蹄奔波在公益的道路上。
2013年,李建創(chuàng)辦了“厚德萬全志愿者公益群”,并組織開展了“上有老,下有小”愛心公益大禮包活動,發(fā)動愛心人士向五保老人,孤兒,特殊兒童,留守兒童捐贈生活必需品和學(xué)習(xí)用品。此外,李建還開展了“日行一善”微公益倡議活動,號召人們堅持每天積攢零錢,作為“愛心大禮包”源源不斷的愛心資金來源。
“因為尿毒癥,我得到過別人的幫助,所以我也想在有生之年為別人做點什么。”李建說:“從一開始汶川地震,做點兒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那個時候自己默默的做事叫小善,后來帶領(lǐng)一群人做好事叫中善,現(xiàn)在呼喚全社會的人做好事叫大善。”
他說,人一輩子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我是在玩命,因為我的生命有限,所以更要奉獻生命!”
萬全有一個貧困地區(qū)叫水溝臺,李建和志愿者們每年中秋節(jié)前陰歷8月12日、春前節(jié)臘月26日都會定時去看望老人。村子只有七八個老人,他們住在山坡上,沒有手機,來之前不能提前打電話,但是每到這兩個日子,老人都放下手里的農(nóng)活,不約而同地站在山頂上,等著志愿者們到來,就像盼兒女回家一樣。“每年這兩天,老人們提前把火爐生的旺旺的,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的,我們帶著米、面、油進屋的時候,屋里暖和和的。”李建說:“不是母子勝似母子,志愿者與老人不是簡單的幫扶贈送,而是心與心的相連。”
在李建做公益的同時,志愿者孟曉知的不幸女兒身患白血病,李建得知消息后,馬上組織了募捐活動。為給孩子籌款,中午李建顧不上睡覺,在外只吃口方便面。有一次正準備吃飯的時候,突然接到電話,說有人要捐款,他二話不說就趕緊跑出去。“當天晚上回到家的時候已經(jīng)10點多了,由于吃了排異藥,太晚不能吃飯,只能挨餓。”李建說。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四處籌款,孩子終于活了下來。孩子的父親在微信給李建寫到:“李建, 你就是她的再生父親,是你給了她第二次生命,讓她給你養(yǎng)老送終,讓她活著的時候叫你一聲爹。”隨后李建連夜趕到醫(yī)院看了看孩子,在臨走的時候塞給孩子1000元。
聽到孩子聲淚俱下的那聲“爹”,李建淚流滿面:“沒有人喊過我一聲爹,一聲爹讓我明白我不是一個簡單的捐贈者。”
李建不停地為各種公益事業(yè)奔波著,大夫看著憔悴的他多次警告說:“李建李建,你知道換一個腎有多難嗎,換了腎要吃好喝好休息好,你這哪是做公益,你這是在玩命。”
李建說:“是,我是在玩命,我甚至是在搏命,因為我的生命有限,因為我的重生中融入了太多的愛,所以我才不能浪費生命,所以我才必須奉獻生命”。
因愛重生,他為愛繼續(xù)前行!
做公益以來,李建身邊逐漸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愛心人士,隊伍的力量慢慢壯大。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如果做的事到位了,那么就有人愿意和你干,要為他人著想,要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要有能服務(wù)別人,能吃苦的品質(zhì)。”李建說。
如今,現(xiàn)年41歲的李建已經(jīng)是厚德萬全公益促進會理事長,張家口慈善義工聯(lián)合會理事,張垣之星公益促進會理事,張家口慈善義工聯(lián)合會厚德萬全分會會長,張家口市第四屆道德模范,2016年最美張家口人。
厚德萬全公益促進會副理事長張秀娟告訴記者:“他用生命做公益,為公益事業(yè)奉獻了自己的一切。他熱愛學(xué)習(xí),總是不斷提升自己,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
作為組織負責人的李建,可以說將全部工作和生活交給了公益事業(yè),經(jīng)常加班加點學(xué)習(xí)專業(yè)知識幫助團隊發(fā)展。“作為團隊負責人,事事需要過心,一定要站位高,想的遠,想的寬,還要以身作則,虛心學(xué)習(xí),聽取別人的建議和意見,多為他人著想。”他說:“其實公益不光是幫助是要幫助的人,志愿者內(nèi)部也要有更好的互助,互助志愿者的同時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李建說:“我從小沒有父親,現(xiàn)在也沒有妻子和孩子,家鄉(xiāng)的五保戶老人就是我的長輩,孤兒、智障兒童、留守兒童和需要幫助的老人都是我的家人,我的生命屬于幫助我的人,所以我要把我生命的全部奉獻給了我的公益。”
因愛重生,李建還將在公益的道路上繼續(xù)為愛前行!(文/孟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