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撿拾垃圾 清理河道
兩千余名志愿者自愿護河
“剛才一家企業工作人員打電話來表示要做‘企業河長’,他們主要業務是用生物科學技術處理養殖場污染,可以助力河流水質改善。”2018年12月28日,市民間河湖長行動中心主任吳永銘談起滄州市的護河志愿者,滿是自豪。他說,去年11月30日,在市河湖長辦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民間河湖長行動中心正式成立。隨后,滄州各地,一支支巡河護河志愿者隊伍正快速組建起來,他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將各自優勢與巡河護河相結合,經常行走在河岸堤壩,對丟垃圾行為進行勸導,對河道的垃圾進行清理,發現排污行為及時上報,對水質改善提出建議。
2018年12月23日,鹽山縣民間河湖長行動大隊的30多名志愿者,來到鹽山縣韓橋宣惠河、翠園湖、吳莊河等河道,一起撿拾垃圾,每到一處還掛上紅條幅,上面寫著“滄州市民間河湖長鹽山大隊巡視全縣河道”“告誡孩子:水深冰薄,遠離池塘河道,切勿大意”等溫馨話語。這是他們在流動宣傳保護環境,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母親河的愛護。
在同一天,民間河湖長泊頭大隊的環境保護活動也在有聲有色地進行,60余名志愿者開展生態環保社區行活動。在社區經過簡單的活動介紹后,志愿者分成兩組,一組來到南皮水上公園,一組給沿街商鋪、社區居民發放河長制宣傳單等資料,宣傳、介紹綠色生態環保知識和水污染防治知識。當天,志愿者共發放大氣污染防治資料近500份,近千名社區居民通過現場宣講了解了更多生態環保知識。
作為首批“民間河湖長”的李俊龍,家在滄縣捷地回族鄉大賈莊,離捷地減河很近,但從家里出發到減河再到單位,這一路比較遠。雖然不能每天巡一次河,但每次巡河都沿著河道角角落落看得非常仔細。李俊龍坦言,既然做了“民間河湖長”,就應當認真履行責任。
劉玉東是滄州市第二批的“民間河湖長”。今年6月她參加了巡河志愿者團隊,在被認定為第二批民間河長之前,主動認領了減河風化店鄉沿村河段,幾乎每天都要到河邊轉轉,看看今天與昨天有哪些變化。
泊頭志愿者護河隊負責人劉建軍也是今年第二批的“民間河湖長”,雖是新人,但每周都帶領團隊開展各種巡河、清河以及文藝宣傳等活動。
“最初很多人都不明白我們在干什么,甚至不是很了解,但現在不一樣了。”一位志愿者略帶欣慰地說,很多人現在都知道“民間河湖長”是干什么的,有些百姓還會主動將自己發現的問題告訴他們,與志愿者一起參與到守護清河活動中。
截至目前,滄州市已有“民間河湖長”個人30多名、團隊近20個,合計2000多人,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民間護河志愿者隊伍中來,他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影響著身邊人,改變著河湖環境,以前臟亂差的河道正在向著水清岸綠景美的景觀河蛻變。(記者胡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