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3月,在河北省婦聯的倡導、支持和參與下,河北省女法官協會、河北省女檢察官協會、河北省律師協會女律師工作委員會一起,由女檢察官、女法官和女律師組成普法志愿服務隊的“最強女團”,利用業余時間,開始志愿開展“木蘭有約”法治宣傳活動。
近4年來,她們深入農村、企業、社區、學校、機關、軍營等地,帶去900余場法治宣傳活動,普法受眾多達數十萬人,成為河北巾幗志愿服務活動品牌,被省直工委評為”省直優秀巾幗志愿服務集體“。今天我們首先帶大家認識一下這支女檢察官隊伍。
從普法任務到普法義務
“與婦聯、法官、律師共同合作,組團成立‘木蘭有約’宣講團開展普法活動?!苯拥竭@個任務時,女檢察官們都犯了難。“打破藩籬,共同協作,談何容易?”
三方合作,不但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去溝通協調,萬一哪家配合不積極,這任務保準完不成,更不用說出色完成了?!胺桑緛砭涂菰?,三家一起能講出什么花樣?更何況,好多單位組織者也擔心法律講座沒人愛聽?!?/p>
裕華區檢察院女檢察官張敏坦言說,接到這個任務時,只是當作一個普通的工作任務去完成,第一次去講,也不上心,覺得講完就可以交差了。
然而,真正開始準備時,才發現這不是簡單的一次工作任務?!澳咎m有約”的三方搭檔到一起,確定選題、查找案例、校對課件、討論方式。“最初,聯絡還沒這么方便,下了班,大家會約個地方,你拿瓜子我拿零食,三個女人湊到一起邊吃邊聊。后來網上聯系方便了,會提前建個微信群。群里聊天經常到半夜。課件怎么準備,這部分怎么講,有時候一句話要切磋好幾遍,法律人嚴謹的精神互相感染著?!?/p>
就這樣,一個叫做“情懷”的種子開始發芽。每個女檢察官的第一次“宣講”都印在各自的腦海里,“這絕對不是簡單的工作任務,這是我們的使命?!?/p>
“木蘭有約”從默默無聞到有一定影響
正是因為大家嚴謹、敬業的精神,讓“木蘭有約”在各地的宣講,一炮打響。她們顛覆了以往發放宣傳單,擺桌咨詢的普法模式,改成了生動活潑的“三方訪談”模式,女檢察官+女法官+女律師同臺宣講法律。“菜單式”+“訂單式”方式讓“木蘭有約”這支普法團隊創下了普法歷史的新記錄。
2016年,“木蘭有約”被省政法委授予“河北十大法治人物(群體)”稱號
說起自己第一次講課,省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處檢察官李翠敏記憶猶新,“沒想到,臺下幾百位姐妹沒有一個離場的,課后互動非常積極,大家對法律知識的渴望感染了我?!?/p>
新穎的形式,愉快的課堂,良好的效果讓女檢察官們開始留戀這個普法講臺。大家都說“這個活動太有意義了,如果能堅持下來就好了?!睕]想到,這一堅持便到了第四個年頭。
900多場普法宣講下來,不但鍛煉一大批普法宣講優秀的女檢察官,而且還總結梳理了珍貴的普法妙招,讓她們的志愿普法服務越來越專業。
從方式單一到增加各種妙招
萬事開頭難,開始后的堅持也不容易。除了女檢察官們的敬業精神和專業知識外,她們還在講授過程中準備了很多小妙招。
給機關事業單位女性講,就要涉及婚前婚后財產、子女撫養、老人贍養等現實問題,她們會用情景劇告訴大家,女性可能也是家暴的“施暴者”;
給女企業家講,要講合同法和公司法,還要告訴她們,創業既要合理合法賺錢,也要合法保護盈利分配;
給社區老人講,就要涉及電信詐騙、傳銷等,讓老人們懂得生活里哪里有“坑”,要學會保護自己的養老錢;
給農村婦女講,要把法律知識拆分成小點,每個“點”后面跟上案例,案例講完后就提問,只要大家把“理兒”搞清楚了,宣傳就成功了。要告訴她們發生在身邊的事,沒辦法解決時,別忘了,法律能幫助她;
給小學生講,就要分角色,變身慈愛的媽媽、活潑的姐姐、嚴肅的老師,要用“小拇指”和“大拇指”的例子告訴孩子們輕傷重傷的區別;
給高中同學講時,就要引經據典,貼近他們所學的知識,告訴她們校園里有哪些傷害在,有哪些紅線不能逾越;
給大學生講,不但要講法律常識,還要做她們的知心大姐姐,教給她們保護自己的方法,引導她們走好人生路;
課堂穿插有獎答題,答對了送獎品,活躍課堂氣氛;把枯燥的法律知識變換成易于記憶的數字、動畫,這些都是大家常用的手段。
除了這些小竅門,女法律人們還申請了公共郵箱,大家的普法課件都發到里面,互通有無,共享學習。她們每次普法結束,都為聽眾建立微信群,隨時準備回答大家的問題,大家一直保持著聯系。
從公益到感動
4年來,“木蘭有約”的名氣越來越大,女檢察官協會接到的普法任務次數越來越多。
同時,有大批女檢察官進入“木蘭有約”普法隊伍,她們中的很多人,從女孩到已婚婦女再到孩子媽媽,“木蘭有約”見證了女檢察官的成長,女檢察官們也把自己最寶貴的業余時間給了普法志愿服務。她們被自己感動著,被戰友感動著,被聽眾感動著。
為女企業家講的檢察官劉秀娟說,本來準備了一個半小時的課程,因為大家問題太多,延續3個小時;
經常去大學校園講的檢察官武文文說,看著大學生就想起當年的自己,她們對我的信任讓我特別想把自己的經歷講給她們聽,讓她們少走彎路,少受傷害,有位老師對她說:“聽了你的課,我想孩子們可以平安的度過大學時光了,我替500個孩子和500個家庭感謝你。”;
給中學生講的檢察官谷麗璐說,有一次去學校,校長本來有事要走,結果從頭聽到尾,說我們這個課太實用了;
經常去小學校園講的檢察官張敏說,涉及未成年的一些案例我弄不明白,就去找同事,她們都會提供案例給我,告訴我怎么解釋,孩子們能聽明白;
感動的事情還有很多,有兩個寶寶的檢察官張艷琳,講課前都要把孩子先哄睡了,然后再改課件;檢察官梅青葉經常晚上和女法官、女律師研究課件,講課流程,常常到后半夜;為了方便,女檢察官們都學會了開車,有時候對街道不熟悉還會被貼罰單……說起這些,大家毫不沮喪,竟都爽朗地笑了起來。
所有參加過志愿服務的女檢察官們都有同一個感受,在這個世界上,當你得到溫暖后,就會更加熱烈地去溫暖別人。
因為參加了“木蘭有約”,就會體會到被大家認可和需要的感受,聽到無意間被不太熟悉的路人稱呼“老師”,看到孩子們敬少先隊禮高高舉起的小手,摸到社區里叔叔阿姨們伸過來溫暖的手……
省女檢察官協會會長馮志毅告訴小編,現在,學校開學第一課、國企央企的視頻課堂、農村的田間地頭、工廠的車間等都成了“木蘭有約”的普法陣地。有的單位連續幾年邀請她們去普法,從未間斷,組織人員,安排場地,還開展直播,讓沒有到場的同志都可以聽到?!坝袝r候任務緊張,只給大家一天準備時間,女檢察官、女法官、女律師立即結對子、對課件,然后精神抖擻地去講。這其中有責任,更有來自群眾的信任。”
未來,女檢察官一直在路上
4年志愿普法路,女檢察官們經歷很多,看到很多,思考很多,成長很多。
衡水一位檢察官給成功女企業家講課時,一開始非常緊張,當自己用專業的法律知識征服大家后,她變得越來越自信;
滄州一位女檢察官從山東考進檢察官隊伍,默默無聞地工作7年,參加“木蘭有約”后,業務水平提高了,組織能力也增強了,機構改革時,很多部門都想要她;
還有一位懷孕的女檢察官說,肚子里的孩子聽她宣講法律,這就是最好的胎教,等孩子出生了,也是個知法守法的小寶貝。
現實生活中的普法工作,沒有新聞報道和影視作品里的“高大上”,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辛苦活兒,是一群人在簡單重復做一件事情,甚至對普法者而言有些枯燥,但對于聽眾來說,永遠是新鮮的,所以她們必須堅持下去。
漂亮的女法律人
2019年,“木蘭有約”走進第四個年頭,與法律有約,與百姓有約?!澳咎m有約”的每位志愿者們堅信,她們一定會將普法進行到底。
她們會去法律意識較淡、管理較松的學校宣講;會給家庭教育、法律教育缺失、管理難度大、安全隱患多的群體講;去發生熱點案件,老百姓法律常識不夠,法律意識淡薄的基層講。
當然,她們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聽到她們的聲音。去學校講時,希望學生、老師家長一起聽;去企業講時,領導、員工一起聽;去社區講時,老人帶著子女一起聽。
“我們想讓群眾,特別是女性朋友知道,人生坎坷,遇到煩心事時,還有我們是她們的支撐和力量?!?/p>
編后語,小編采訪到的大部分是河北省人民檢察院、石家莊市新華區人民檢察院、裕華區人民檢察院的女檢察官。采訪中,她們沒有什么豪言壯語,甚至有些細細碎碎;她們沒有什么偉岸身姿,甚至有些瘦瘦弱弱。但是,在她們柔弱的肩頭我看到了讓我們生活更美好的力量。她們通過“木蘭有約”把法律請下殿堂,介紹給老百姓,讓生活少了一起訴訟、紛爭,多了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她們覺得這樣就夠了。
最后,非常感謝河北省人民檢察院:馮志毅(女檢察官協會會長)、李翠敏(未成年刑事檢察處)、梅青葉(公訴三處)、劉秀娟(民事行政檢察處)、武文文(環境檢察處)、張艷琳(控告申訴檢察處)、趙靜(公訴一處)以及高新區人民檢察院裴麗艷、新華區人民檢察院谷麗璐、裕華區人民檢察院張敏在百忙中接受小編采訪。(王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