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傷的長耳鸮。
大年初五,一只受傷的長耳鸮在野外被愛心人士發現。隨后,這個消息迅速被野生動物救護志愿者們“愛心接力”傳遞,并最終成功將這只受傷的長耳鸮送到了滄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大年初五下午,任丘市一直熱心環保與野生動物救護的志愿者“指北針”收到了求助信息:一只“貓頭鷹”需要救助!這條信息是滄州市一位律師發來的,這位律師同時也是一位小動物救護志愿者。原來,事情發生在滄縣大褚村鄉。回老家過年的吳先生與弟弟在野外遛彎兒時,無意中發現有一只受傷的鳥從樹上掉了下來,走過去一看是只“貓頭鷹”(后得知準確的名字應該是“長耳鸮”)。看上去,這只鳥的翅膀可能受傷了。吳先生的愛人白女士知道此事后,立即聯系了滄州小動物保護志愿者,經過一番“愛心接力”,最后成功聯系到了“指北針”。“指北針”迅速通過微信群將白女士與群內的兩位鳥類救助專家搭建起了“微信救助通道”,通過圖片及現場的情況介紹,及時指導救助。有經驗的專家和志愿者紛紛出主意,最后,這只長耳鸮被成功放到了一個紙箱中。此時,志愿者們已經聯系到了滄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負責人、滄州師范學院孟德榮教授。孟教授與得知消息的志愿者及助手都已經趕到救護中心“待命”。為了爭取時間,發現受傷長耳鸮的吳先生又親自開車將長耳鸮送到了救護中心。之后,孟德榮教授及志愿者對長耳鸮進行了體檢、喂食。孟德榮告訴記者,經查,這只長耳鸮翅膀受傷嚴重,很可能已喪失野外生存的能力。它將在救護中心接受進一步的觀察和治療。
記者了解到,從發現這只受傷的長耳鸮開始,多名志愿者如同“接力”一般進行愛心傳遞,并最終成功對這只長耳鸮進行了救助,還有志愿者給這只長耳鸮起了一個名字,叫“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