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南愛心團隊”是一個由326人組成的微信群,群友之間大多互不相識,平時各自忙碌,靠微信聯絡,通過“發紅包”捐出愛心款,在群里約定時間送愛心款物到困難群眾家中。這個由陌生人組建而成的愛心群常年活躍在魏州大地,他們通過“發紅包”做公益,用點滴愛心扶貧濟困、回報社會……
以信為本,誠結好友
近日,“冀南愛心團隊”微信群15名代表前往牙里鎮慰問困難家庭,為他們送去愛心物資。筆者加入這個微信群時,群友們正在“后方”為前方的“代表”加油,支持當天的愛心活動。
這個2017年5月成立的微信群,成員來自魏縣各地,多數生活、工作在張二莊鎮。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經濟條件并不寬裕。
李剛是張二莊鎮人,“愛心團隊”的發起人之一,在集市上做生意,自己組建了“張二莊鎮鄉村大舞臺”,長期為當地群眾免費演出,當天,他和群友一同看望了一名孤兒。得知孩子成績很好,他感覺很受鼓舞,他說,他更愿意幫助這些勵志自強的學子。
陳玉鋒也是“愛心團隊”的核心成員,是大車司機,每次捐款,他都會出一兩百。而這樣的數目,在群里已經算“大戶”了。
網友“紫藤蘿”今年40歲,是一名家庭主婦。每次有活動,她都會主動捐款,十元、八元,通過“微信紅包”發給組織者,“我相信好人有好報,多做好事會有好報。”
網友李大姐是一名教師,除每次積極捐款外,在群里負責信息核對,登記造冊。
網友“一路順風”是出租車司機,為了支持群里的活動,他寧可少賺兩天錢,開車接大伙去送慰問物資。
……
目前,這個群已經組織了12次捐贈,籌集32000余元,贈予張二莊鎮、牙里鎮、雙井鎮等地的困難群眾。
群主名叫王俊峰,經營一家電車銷售門市已有10多年。每次慰問活動,他都帶頭捐款。
談及組建愛心群的初衷,王俊峰說,自己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從小家里窮,受到很多人的幫助。正是童年的艱苦生活,讓他萌生了幫助別人的想法。
王俊峰清楚地記得,剛開始組建群的時候,前思后想只拉進來自己的12個親朋好友,第一次組織捐款就有人退出,還有人說我“多管閑事”,問我會不會貪污“公款”,面對不理解,當時也打過退堂鼓,可看到急需幫助的人,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哪怕發一分錢,都是一份愛心。我會公布群友發出的每一個‘紅包’。”王俊峰說,愛心群秉持公開、透明、誠信的原則,通過長時間的“群聊”相處,大伙漸漸信賴他,群人數也日益增加。“群里經常組織線下活動,開車、吃飯從不動用善款,有錢出錢,有車出車,從沒有因為費用產生過隔閡,通過交流感情,很多人都成了生活中的朋友。”王俊峰認為,“微信公益”全靠大伙的人緣和誠信。
不過,王俊峰坦言,愛心群建立至今,群友“來去自由”,人數時多時少,捐款也如此,“我沒法強迫大家,愿意加進群,就是一分子。”一天下來,群里能有數千條信息,大家聊得火熱,也有言語不和爭吵的,作為群主,王俊峰制定了群規,會把“違規”的網友剔除出群,還要當和事佬化解矛盾,“大家都靠自律,這條路不好走,但我會堅持做下去”。
無償捐助,情暖人心
一路艱辛,一路歌。轉眼間,“愛心團隊”走過了近兩年的風風雨雨,志愿者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一次一次踐行著“用心點燃希望,把愛撒播人間”的服務理念, “冀南愛心團隊”從成立以來,無數次的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為他們送去溫暖,解燃眉之急。
2017年12月,張二莊鎮東中煙村的段秀英在陪同妹妹住院治療白血病期間,一直感覺身體不適,在家人的催促下去醫院檢查,確診為格林巴利綜合征。對于這個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高昂的醫療費讓他們一家陷入了困境。
有人把他們家的變故告訴了愛心團隊的成員,得知此消息后,群主王俊峰立即親自帶隊前去了解情況、登記制定方案,實施救助計劃。12月10日,王俊峰組織10余名愛心代表前去看望段秀英,將1000元愛心款、慰問品轉交到了其家人手中。
志愿者張利梅表示,這些救助金全部來自“冀南愛心團隊”公益群大家庭的家人們無償捐助,雖然我們的資助是有限的,但是精神力量是無限的,通過愛心人士的善舉,讓這個家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看到了社會的正能量。
財物有限,愛心無價
2019年陰歷大年初二,大家都沉浸在過年的喜慶氛圍中。
可天有不測風云,災難就這樣毫無預兆的來臨了 ,家住北英封的一對年輕夫婦在晚飯之后出來散步,結果出了車禍,夫妻雙雙撒手人寰,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和年老的雙親……
就在他們對生活最絕望的時候,冀南愛心人士向他們及時伸出了援手,幫助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渡過難關。
正月十三,李剛利用鄉村大舞臺公益演出之際,現場把這一家的遭遇告訴觀看演出的群眾,希望大家獻出自己的愛心,幫助這個可憐的家庭。話音一落,現場群眾陷入了沉寂,都為這個不幸的家庭惋惜。當李剛把捐款箱搬出來的時候,現場一下炸開了鍋,2元、10元、200、500……大家擠著向箱子里投錢,場面一度失控,僅半小時就捐款5500余元。
愛心人士把這個場面發送到微信朋友圈,現場群眾也積極轉發,很多素不相識的人,紛紛通過各種渠道向這個家庭捐款。特別是邯鄲愛心人士,積極聯系“冀南愛心團隊”負責人,向困難家庭捐款3000元。
一位群成員李女士表示,雖然她每個月的工資僅僅2000元,但是自己還是要力所能及的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自從加入了這個愛心群,幫助了他人同時也快樂了自己,通過一次次的愛心幫助讓自己心中始終充滿陽光和希望。
注滿愛心的志愿服務源于情系群眾。在冀南愛心團隊的影響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還吸引了在異鄉的魏縣人,他們把“重信義、敢擔當、創大業、愛家鄉”的新時期魏縣精神展現的淋漓盡致。
扶貧濟困,任重道遠
家住韓田教的陳全現,2018年底,自己騎摩托車不慎撞到墻上,導致腦部重度受傷,飛來橫禍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一下滑向了痛苦的深淵,為治病家人把親戚朋友包括鄰居都借了個遍。家里還三個上學的孩子,面對現實,全家人陷入絕望,陳全現躺在床上,吃飯都是用針管一點點的打進去的……
當愛心人士帶著2000元捐款和愛心捐贈物品來到陳全現家時,都被眼前的情形所感染,個個眼睛濕潤,聲音哽咽。
“我愿意用我30年的生命來延續我爸的生命”,家中最小的孩子一邊給爸爸喂水一邊認真地說道。
這句話更是點燃了在場人員的情緒,大家再也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個別女士已失聲哭泣……
大家深深的感受到,愛心資助他們的物資善款,對他們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但希望他們拿這點錢置辦一點急需用品。如果要讓他們徹底擺脫貧困或者治好疾病,仍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冀南愛心團隊”核心成員李剛說:“這么多年來,我個人的成長、我的事業發展都離不開父老鄉親的支持和幫助,過去我們愛心公益群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得到了社會上廣泛的好評。今后,我們要繼續發揚愛心公益的主題,幫助更多的困難人走出困境,走向新生活。我也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我們的團隊,把更多的關愛傳遞到更需要幫助的人。”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如今,在魏縣,活躍著許多類似“冀南愛心團隊”這樣由陌生人組建而成的愛心群,依托微信這一社交平臺,“紅包公益”正在悄然興起。 (通訊員李海弟、王夢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