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接到“有人急需熊貓血”求助信息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居民張佩來到一輛采血車前,擼起袖子獻出了400毫升“熊貓血”,用來救助別人生命。
在我國,RH陰性血者僅占全部人口千分之三左右。因此,RH陰性血被稱作“熊貓血”,有這種血型的人自稱為“熊貓”,志愿無償為他人捐獻“熊貓血”的人,則被稱作“熊貓俠”。
生于1990年的張佩就是“熊貓”。2017年,臨產的張佩被醫生告知,“熊貓血”孕婦一旦大出血,若沒有相應血源輸血,將面臨生命危險。張佩向廊坊稀有血型聯盟求助,聯盟立即招募志愿者為她無償獻血、備血,解除后顧之憂。如今,角色反轉,張佩也成為一名志愿者。
“無論是孕婦生產、白血病救治,還是傷員搶救,如果沒有血源,‘熊貓血’患者就是在跟死神斗爭。”廊坊稀有血型聯盟副會長左瑩皓說。
2016年3月,廊坊稀有血型聯盟注冊成立。聯盟微信群里時常發布求助信息,并得到志愿者們響應。從接受求助信息、向醫院核實、發布求助消息,到確認獻血志愿者、帶志愿者獻血,一連串工作忙碌而繁瑣,左瑩皓和其他管理員們卻倍感欣慰。
目前,廊坊稀有血型聯盟已有志愿者150多名,組織互助獻血250多人次,總獻血量達到102000毫升。過去一年,在聯盟救助下,準媽媽們無需擔憂安心待產,不少急重癥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建起了一張互幫互助的生命保障網。
廊坊稀有血型聯盟副會長蔣小虎說,很少有人檢測自己的血型是不是RH陰性。目前,聯盟和廊坊愛德堡醫院合作,免費為市民開展RH血型檢測與篩查,讓更多“熊貓”發現自己,做到早檢測、早知道、早預防。
“因為稀有,所以抱團取暖,危急時刻能及時求助,別人有需求時捐血救人。”聯盟副會長李瑞麗說,聯盟救助不收取任何費用,大家共同想法就是“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新華社記者齊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