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這娘倆真棒!城管媽媽成立志愿服務隊,兒子組織同學參加志愿者活動
5月2日上午9時許,十七中初二學生王翰宇,帶著幾名同學身著橘色的環衛服,開始上街熟練地撿拾垃圾。很難想象,13歲的王翰宇不僅是河北志愿服務網的注冊志愿者,更是一名有著6年志愿服務經歷的“老人”。
7歲時,王翰宇就跟在媽媽身邊做小志愿者。
城管媽媽成立志愿服務隊
一年組織活動高達百余場
王翰宇的媽媽黃云,是競秀區執法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3年6月,有感于“城管哥”劉鵬的感人事跡,作為劉鵬的同事,黃云在局領導支持下,組織成立了“城管哥”愛心志愿服務隊。
黃云組織成立的“城管哥”志愿服務隊,舉行了很多活動。
“那時候小宇上小學二年級,每到周六日我們搞志愿者活動,這孩子就沒人看著,只好帶在身邊。”黃云告訴記者,讓她沒想到的是,王翰宇竟也“樂在其中”。
愛心志愿服務隊成立后,從最初的10多個人,迅速擴展到了近300人,每年都會不定期組織各類公益活動。作為組織者,6年來組織了多少場活動,黃云已經記不清。不過,黃云告訴記者,僅在2017年,她就和劉鵬組織了“靚麗競秀”“勸導露天燒烤”“共享單車擺放”“城管法規宣傳”“走進敬老院”“大中小學城管知識課堂”等志愿服務活動100余場次,參與人數6000余人,累計志愿服務時間超過10000小時。
“就拿露天燒烤來說,我們執法局工作人員如果去驅離,市民經常罵罵咧咧。后來我們換成志愿者來勸導,效果就好很多。”在黃云看來,志愿活動是執法活動很好的補充。
到敬老院慰問的黃云。
懵懂少年6年感悟“社會責任”
捐3000多元壓歲錢幫貧困學子
在媽媽的熏陶下,慢慢長大的王翰宇對志愿服務已經不像小時候那般懵懂。
“最開始跟著媽媽,就是感覺好玩,還不用寫作業……在一次次參與活動后,我接觸到一些優秀的青年志愿者。他們有的是‘保定好人’,有的是‘道德模范’,看著他們對這座城市默默付出,我受到很多的感動。”王翰宇告訴記者,他把發自心里的這種感動稱為“社會責任”。
6年的耳濡目染下,深受媽媽和志愿者影響的王翰宇,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在2018年暑假的一次扶貧圓夢活動中,王翰宇來到曲陽縣下岸村,看著學校里破舊的教室,看到同齡人因家庭困難渴望求學的眼神,王翰宇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用攢下的壓歲錢和零錢購買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在開學前為貧困學生送去新學期的禮物。
如這般的活動,王翰宇干了很多。2018年12月份,在參加“冬日送暖與愛同行”活動時,王翰宇還與唐縣第三小學一名貧困學生簽訂了一份長期資助協議,將資助他到高中畢業。幾年來,王翰宇捐贈圖書200多冊、捐贈衣物100多件。讓人感動的是,幾年來王翰宇春節期間攢下的3000多元壓歲錢,都用在了捐助貧困學子。
如今,王翰宇已經成為河北志愿服務網注冊志愿者,保定晚報志愿者團、愛在保定志愿者協會、保定環保志愿者協會、隨手公益志愿者協會等多個公益團體的成員。
慢慢長大的王翰宇(右),向一名合格的志愿者轉變。
好少年用個人力量帶動同學
組織學生做了數十次志愿活動
“作為中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投身公益,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帶動和影響周圍的人,發揮積極向上的作用,這就是我能做到的愛國。”在王翰宇的志愿世界里,公益就是愛國的表現。
為此,在媽媽的幫助下,王翰宇先后組織同學們到曲陽縣下岸村開展“學雷鋒獻愛心”扶貧捐贈助學活動;組織同學們當一天“小城管”,體驗城市管理工作的艱辛;在火車站開展“情滿回家路 保定歡迎您”贈送春聯活動;一起去看望革命軍人,面對面聆聽戰火紛飛的歲月;到萬博廣場發放創建文明城市宣傳單;到競秀公園開展撿拾垃圾、清理野廣告、倡導文明等志愿者活動。
幾年來,王翰宇先后組織同學們參加了30多場志愿活動,讓更多同學參與到志愿者的隊伍當中。為此,他多次榮獲保定市環保志愿者協會頒發的“環保小衛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