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傅辛苦了,進屋喝杯水吧。”5月31日一大早,衡水市桃城區自強街大唐飾家布藝軟裝館老板卞文贊打開店門,邀請正在門前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人。自從成為“愛心門店”后,卞文贊的店鋪便成了環衛工人的臨時休息場所。不僅如此,她店里還擺著雨傘、打氣筒、充電寶等便民物品,群眾有需要,可以隨時上門尋求幫助。
行人口渴了,進來有水喝;累了,可以歇歇腳;電動車沒電了,免費充電……如今,在衡水城區大街小巷,390家“愛心門店”時刻為市民提供著愛心志愿服務。
近年來,衡水市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各級各類志愿服務隊伍,打造志愿服務品牌。該市文明辦、民政局、團市委等部門在對志愿服務工作進行調研時發現,很多沿街商鋪通過多種形式為過往行人提供愛心服務,受到群眾普遍歡迎。
為進一步整合有效資源,更好地發揮商戶在城市文明建設中的作用,該市文明辦聯合衡水市春暉義工協會實施了“愛心門店”項目。該項目依托臨街商戶和社區門店建立志愿服務站,為環衛工人、快遞人員及有需求的市民免費提供飲用水、打氣筒、雨具、應急電話、手機充電、問路咨詢、臨時休息場所和門前意外施救等11項愛心服務。如今,在衡水城區已經有390家“愛心門店”。
衡水市文明辦成立了“愛心門店”管理小組,制定了愛心門店公約、管理制度、志愿服務細則和獎勵回饋制度等8項規章制度。委托春暉義工協會負責愛心門店的評選、管理、指導活動開展,并成立了督導小組,定期對愛心門店監督考核,推動愛心門店志愿服務項目健康持續發展。衡水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繼續進行“愛心門店”招募活動,爭取在城區形成每隔600米一家“愛心門店”的網狀格局,讓“愛心門店”成為商家奉獻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的公益活動平臺。(記者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