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市第二中學學生在市區幸福城朗園內打掃衛生。記者陳童攝
8月21日,由市文明辦、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統一部署,集中開展“建設美麗家園——我參與,我奉獻”中小學生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來自市區八所中小學校的600余名志愿者在廊坊市多個社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
“您知道香蕉皮是什么垃圾嗎?”“濕紙巾是什么垃圾?”“喝完的牛奶盒子又是什么垃圾呢?”……來自市第七中學的志愿者在阿爾卡迪亞小區一邊向過往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一邊講解垃圾分類知識。該中學110余名志愿者分成4支志愿服務小分隊,在小區內撿拾垃圾,開展文明交通宣傳、養寵宣傳,在交通路口做文明交通志愿者。
最美的風景是奉獻。市第一中學的學習雷鋒志愿服務隊和勞動美志愿服務隊隊員在匯源名居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市第二中學、市第八中學志愿者開展環保和文明交通宣傳;市第一實驗小學志愿者在文苑社區表演文明養寵文藝宣傳節目,引來居民陣陣掌聲;廊坊開發區第一小學和新世紀中學志愿服務隊向外賓公寓居民發出“建設美麗家園”最美聲音;管道局中學志愿服務小隊員在馨鉆界小區,與老奶奶手拉手一同感恩幸福生活。
市第一實驗小學校長張賀兵說:“我們組織部分師生到文苑社區進行文明志愿服務活動,目的就是想通過小手拉大手,促進文明創建活動更上一層樓,激勵和帶動全體市民參與到文明創建活動中來。”
小志愿者們的愛心行動,得到社區居民們的稱贊,居民紛紛表示:“感謝學校和社區精心組織的志愿活動,既鍛煉了小朋友的社會實踐能力,也給社區居民帶來了溫暖,十分有教育意義,希望以后能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入社區,接地氣,傳遞社會正能量。通過本次活動,青少年志愿者把奉獻精神帶給了社會,也傳遞了愛心,傳播了文明。今后,廊坊市將持續開展中小學生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引導青少年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將“愛心”和“文明”傳遞匯聚成社會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