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安更思為國,民富不忘擁軍。作為革命老區、紅色沃土,邯鄲市八次蟬聯全國“雙擁模范城”,愛國擁軍優良傳統薪火相傳。今年以來,邯鄲市在全國率先成立了1600多家“擁軍志愿服務站”,創造性地開創了全方位、全時段、全覆蓋、立體式、常態化的擁軍模式,書寫了全民參與擁軍工作新篇章。
圖為軍人優先服務窗口
為了讓軍人軍屬、退役軍人時時處處感受到尊崇和關愛,今年4月份,涉縣的愛國擁軍模范自發成立了“擁軍志愿服務聯盟”,聯盟單位本著“優先、優待、優惠”現役、退役軍人和軍人家屬的原則,大力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擁軍優屬活動。該聯盟發起人王愛英介紹,聯盟的宗旨就是“讓部隊官兵得實惠,讓軍人職業受崇敬”,在聯盟發起倡議的短短兩個月內,擁軍聯盟單位就由最初的23家擴充至139家。“涉縣的紅色基因,是血水里泡出來的,是一代代人身體力行鑄就的。一個人擁軍算代表,帶動一群人擁軍才稱得上模范,作為擁軍聯盟的發起人,我就是想讓所有的軍人和退役軍人,走進涉縣真正感到受尊崇。”王愛英說。
圖為涉縣擁軍服務志愿服務登記臺賬
在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引領下,7月1日,涉縣縣委、縣政府全面推進了雙擁“百千萬”工程”,即“百家擁軍志愿服務站、千名雙擁工作者、萬人擁軍服務隊伍”,號召社會各界參與到雙擁工作中來,大力弘揚涉縣老區“軍地一盤旗、軍政一條心、軍民一家親”血脈傳承,鞏固擴大42萬人口的革命老區涉縣“全國雙擁模范縣”的政治殊榮。
圖為涉縣擁軍一條街
如今,涉縣擁軍一條街,已成為了涉縣的雙擁文化地標。在這里,大大小小的商鋪門口都懸掛起統一制作的“擁軍志愿服務站”標識牌,門店的醒目位置還擺放了“擁軍志愿服務倡議承諾書”,不同商鋪承諾書上的不同優惠內容也都標注得清清楚楚,軍人軍屬、退役軍人不出一條街就可享受到吃、穿、用、就業、就醫等優惠優先活動。
“老兵小吃城”是涉縣擁軍街最早一批設立“擁軍志愿服務站”的一家店鋪,退役軍人、軍人軍屬在這里租賃窗口可以享受到8折優惠。李瑞就是其中的一位受優待者。李瑞的哥哥是名退役軍人,原本租賃攤位的他,一年要交3萬元的租賃費,在享受到軍屬優惠后,李瑞的一年租賃費只需交24000元。涉縣平安街道辦擁軍一條街黨支部書記王晟說:“現在全街85家商戶已全部掛牌設立‘擁軍志愿服務站’,我們最大的亮點,是成立了以退役老兵為班底的黨支部,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務于退役軍人、軍人軍屬,讓他們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
百業擁軍的熱潮在邯鄲大地涌動。在擁軍模范的示范引領下,全市各行各業群眾積極響應,紛紛主動申請加入擁軍志愿服務站,小到理發館、洗衣店、照相館、種子門市,大到商場、醫院、銀行。據市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統計,短短三個多月時間,全市已有1600余家商戶掛牌,還有很多商戶正在積極申請加入,涵蓋了各行各業,涉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全民參與擁軍的新局面。
圖為復興區擁軍示范商場
在復興區,200多家“復興區擁軍志愿服務站”紛紛推出了“現役軍人、退役軍人、軍人軍屬享受5折優惠”“現役軍人、退役軍人、軍屬購物直接享受會員折扣”“軍人享受優先服務”“退役軍人及軍屬優先錄用”等優惠舉措及就業幫扶,房產中介、物業公司、家電維修門市、健身俱樂部、物流公司等行業商戶也作出承諾,在最低折扣的基礎上再進行讓利打折,議價商品實行折上折。入駐康業家居的退役老兵商戶馬清芍在自身享受到租賃優惠的同時,也積極將自己店鋪的優惠給予更多其他退役軍人,“我本身就是個老兵,很多時候我都感同身受,有這種優待優惠,是社會對我們的一種認可,一種支持,給了我們很多安慰。”馬清芍說。
圖為復興區擁軍志愿服務倡議承諾書
目前,邯鄲市20個縣(市、區)已經全部展開了擁軍志愿服務站建設工作。魏縣創新性開展了重點優撫對象短期療養活動;磁縣組織醫護人員志愿者義工服務隊,進村入戶為優撫對象、退役軍人篩查眼疾,免費健康體檢……社會各界人士以多種形式共同構筑“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和諧局面,“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受尊崇的職業”,全社會全方位、常態化、立體式的擁軍氛圍正在古城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