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劉迅)11月22日是星期五,也是秦皇島市公安局海港分局燕園派出所民警王寶軍的休息日,這天他原本可以在家享受悠閑時光,由于心有牽掛,他決定和其他幾名志愿者一起去看望那些殘障少年。
王寶軍的目的地是白塔嶺街道辦竹海社區居委會,今年1月,以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為目標的“天使烘焙”社會公益項目在這里正式啟動,14名殘障少年通過學習制作糕點邁出了融入社會的第一步。
和關心秦皇島社會福利院那70多個孩子一樣,“警察爸爸”王寶軍一有時間就來看望這些殘障少年,每每看見他們充滿陽光的笑容,他都會感到十分欣慰。王寶軍認為,即便比正常孩子要花費更多時間,殘障少年掌握一技之長仍然很有必要,“這樣能讓他們變得自信、自強。”而王寶軍能做的,就是幫這些孩子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并教給他們必要的安全知識。
談起“警察爸爸”這個特殊稱謂,王寶軍的心中總會涌起一片溫暖。2015年4月27日早上4點,王寶軍正在白塔嶺派出所執勤,突然有一名拾荒老人報警,稱在一片拆遷廢墟中撿到了一個嬰兒。王寶軍立即趕到現場,從老人手中接過了這個棄嬰,發現是一名出生沒多久的女孩,“當時她被凍得全身發紫,沒有哭聲,但還活著。”隨后,王寶軍把女孩送至秦皇島社會福利院,經診斷得知女孩患有唐氏綜合征。
后來,王寶軍和妻子趙淑靜經常到福利院看望女孩,他們叫她小雯雯。“小雯雯3歲時個子比健康孩子要小很多,不會說話,不會走路,眼距寬,鼻根低平,是唐氏綜合征的典型表現。”王寶軍說,一開始他抱起小雯雯時,女孩流露出不安的情緒。隨著看望的次數越來越多,王寶軍夫婦和小雯雯熟悉起來,孩子眼中逐漸有了喜悅,有了期待,有時還會喃喃地叫王寶軍“爸爸”。
通過看望小雯雯,王寶軍也逐漸得到了福利院更多孩子的認可和喜愛。在王寶軍行動的感召下,他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同事也都經常和他一起到福利院看望孩子們,陪孩子們做游戲,給孩子們講故事。為了感謝王寶軍夫婦對福利院兒童的關愛,市社會福利院分別授予王寶軍和趙淑靜“警察爸爸”“愛心媽媽”榮譽稱號。從此,王寶軍成為福利院70多名孩子共同的“警察爸爸”。
除了關心福利院的孩子,王寶軍還經常幫扶轄區內孤苦無依的老人,他表示自己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深受“老班長”張思德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精神的影響。“我曾是北京衛戍區警衛第一師的一名解放軍戰士,多年來,我一直努力用實際行動讓更多人了解張思德精神。”王寶軍說,張思德精神主要由兩方面組成,一方面是對黨忠誠,另一方面就是為人民服務。前不久,作為發起人,王寶軍組織成立了傳承張思德精神志愿服務隊,在他的努力下,這支隊伍正在不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