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7日,文安縣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創城工作相關情況。圖為發布會現場。 通訊員周禹佳攝
河北新聞網1月7日訊(通訊員周禹佳)“等一下,紅燈了?!痹谖陌部h人和路和興文道交口處,交警正站在人行道旁指揮交通,旁邊的展板和小紅帽、小紅旗尤為顯眼。
一直以來,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對紅綠燈視而不見、隨意在機動車道穿行、為了圖一時方便逆行等違法行為一直是交通管理的難點。
為了破解這個難題,自2019年9月24日開始,文安交警開啟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嚴管模式,在民得利、人和路工行、商業街、友好醫院等7個路口設置了交通違法學習教育點,推出了“三選一”處罰“套餐”,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接受處罰繳納罰款;參加現場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學習,并考試;在路口協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10分鐘。
行人、非機動車在交通違法后,可任選一項接受處罰?!疤幜P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希望大家可以借此提高文明交通意識,自覺遵規守法?!蔽陌部h交警大隊宣傳民警王金柏說。
這只是文安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一個縮影,文安縣始終把創城擺在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的首要位置,堅持全域、全民、全面創建,扎實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常態化開展。據悉,文安縣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已連續三年榮獲全省建制縣第一。
文安縣按照全國文明城市(縣級)的59項測評內容和125條測評標準,建立了創城責任清單,將所有創城測評點位和內容細化到1268個網格,落實到5000余名具體工作人員中,形成網格管理。
“針對樓道內的違法小廣告屢 ‘撕’不絕的問題,我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相應片區的廣告位劃分給相應商家,讓商家負責解決該片區內的小廣告問題?!蔽陌部h委宣傳部主任科員王松介紹,目前,該辦法已經在文安縣瑞泰小區試行了3個月,具體實施方案還在進一步修改中。
為提高便民利民效率,文安縣相繼推動實施了城區雨污分流、文化藝術中心建設、城中城西便民市場建設、公共停車場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等34項惠民工程。三年來,新建城區道路3條共4512米,整修道路10條共8184延米;新建停車場1個,改造交通設施58處,施劃交通標線11300米,新增車位7901個;對4個社區居委會和全縣115個老舊小區進行了改造提升;新建菜市場2個,依法取締街頭自發菜市場4個,完成西關菜市街整體遷建,累計解決人和路自來水管道破裂、民祥小區樓道燈不亮等民生小事3000多件。
文安縣不斷探索,還形成了包括“網格化”管理、文明文安APP、文安縣詩詞大會、“文文、安安”系列自創公益廣告、小廣告停機治理等一系列特色品牌。啟動“創文明縣城 享健康生活”全民健身系列活動,“創城杯”足球賽、羽毛球賽、籃球賽、乒乓球賽各種體育活動輪番舉行,掀起全民運動的熱潮,不僅強健了居民體魄,更為文安增添了無限活力。
文安縣注重培養文明新風,以機關、學校為主體開展遵守《市民公約》活動,以誠信商家為主體開展優質服務示范街等文明創建活動,帶動全縣社會文明向上。廣泛開展第七屆文安縣道德模范評選活動,評選出19名文安好人、百名新時代好少年,其中杜國強等3人入選河北好人。同時,深入開展“好家風 好家訓”宣傳教育活動,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合理劃定紅白喜事消費標準、辦事規模等,推動形成厚養薄葬、喜事簡辦、勤儉節約、文明理事的社會風氣,并以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為依托,倡導節儉養德的文明新風尚。
在志愿服務工作上,截至2019年底,文安縣共有3000多支志愿服務隊、20000多名志愿服務者活躍在創城工作第一線。文安縣以“文明星期五?照亮文安城”志愿服務活動為統領,開展了全民健身系列賽事、醫療衛生下鄉、文藝匯演、司法救助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600余場次。“善行灘里”“富管營孝心村”“李各莊新風村”等早已成為文安響當當的品牌。無論是各類活動現場、交通路口還是學校、敬老院,“紅馬甲”的身影無處不在,他們穿梭在文安的大街小巷,為有需要的人送去溫暖與關懷。
文安縣打通文明走訪渠道,在網上開展“我為創城諫一言”活動,以跟帖留言方式問計問需。網下發放背包、雨傘等創城特色宣傳品30余種,并結合“文明社區”結對共建和文化惠民進社區,實現入戶走訪無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