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凈整潔的小路、錯落有致的民房、蒼翠欲滴的綠化景觀……近日,從北戴河區河東寨村口駛入,一路上風景如畫,村民們愜意地在樹下休憩乘涼,嘮著家常,與潔美的環境構成一幅和諧畫卷。
“我們經常到實踐站參加活動,大家都特喜歡這里。”在河東寨村“不忘初心廣場”上,村民陳春紅說,實踐站經常舉行“黨史一起學”“模范大家評”等文化活動。
陳春紅口中所說的“實踐站”是指“河東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試點”,自2019年10月入選全國500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區)以來,北戴河區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與文明城市常態創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制定系列配套文件,明確“1+10+20+X”系統建設思路,即1個全區指揮平臺,10大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直屬站,20個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試點,X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建立以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書記分別擔任主任(所長、站長)和志愿服務總隊長(隊長、分隊長)的組織架構,組建10支區級志愿服務分隊及196支基層志愿服務支隊,因地制宜開展群眾歡迎、方便參與、樂于接受的文明實踐活動。
北戴河區將奧林匹克大道公園、文圖兩館、鳥類博物館等服務群眾的優質資源進行整合,搭建了“理論宣講”“生態康養”“快樂成長”等10大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直屬站,讓老百姓在日常活動的地方近距離接觸文明實踐、參與文明實踐,進而讓文明實踐活動成為群眾喜聞樂見、踴躍參與的活動,增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生命力。
同時挖掘特色、打造亮點,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精品化。北戴河區按照“一村一特色、一站一亮點”的建設思路,挖掘各村的特色資源,每個村確定一個文化符號定位,打造了“雷鋒村”丁莊村、“漁情文化村”陸莊村、“法治村”車站村等20個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試點。各村建設村史館、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開展文明村鎮建設、村容村貌整治、“十星級文明戶”評選、優秀民宿戶評比等活動。
北戴河充分利用主要道路兩側、沿海線及街道、公園、社區等微型公共空間,打造了“北戴河歷史文化”等X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并與北戴河的歷史文脈融合,講好北戴河故事,使文明實踐自然貼切地嵌入百姓生活場景,融入百姓生活實際,做到“每面墻都會說話,每個角落都能育人”。
目前,北戴河區通過“1+10+20+X”的工作模式,充分整合現有陣地資源,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星羅棋布、連點成面,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20余次,惠及群眾約1.6萬人次。
“我們在開展志愿活動中發現,不少群眾都有不同的服務需求,為此我們探索推行志愿服務‘菜單式’模式,滿足群眾需求。”北戴河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衛杰說,北戴河區印發了《北戴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項目表》,制定了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總菜單”。搭建網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服務平臺,實現“云點單”“云接單”,結合需求者與參與者的信息,自動達成需求服務匹配。截至目前,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累計組織30萬人次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文明實踐已成城市新風尚。
目前,北戴河一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春風化雨般滋潤百姓心田,繪就了一幅生動清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北戴河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