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邢臺8月4日電 (袁志廣)如果說,“接地氣”的宣講是當地一大變化的話,那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給清河帶來的另一重變化就是,當地還建立起了覆蓋城鄉的文明實踐體系。
清河縣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堅持“群眾的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全力打造起“三全”大志愿服務模式,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變身成為理論宣講的主陣地,社會治理的新平臺和服務群眾的全載體。
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為當地群眾送去了“習習新風”。
清河縣葛仙莊鎮培育“宣講名嘴”。 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供圖
高標準建設 實踐陣地實現“全覆蓋”
“今天多虧了文明實踐中心的志愿者,他真幫了俺的大忙,不然汽車在半路上打不著火,我真不知道怎么回家。”
7月6日下午5時許,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接到求助電話,求助者稱,汽車在王官莊鎮侯村附近因為虧電打不著火了,需要提供幫助。
該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立即聯系了附近的志愿者,安排救援車輛趕赴現場。志愿者通過搭電線助力啟動的方法,順利幫車主啟動車輛。
據了解,清河縣不僅建立健全了縣、鎮、村三級獨立的文明實踐陣地,還搭建起理論宣講平臺、教育體育服務平臺、文化服務平臺、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衛生健康服務等五大平臺,鋪設了100余個志愿服務點,打造出15分鐘志愿服務圈。
“從鄉村到縣城、從社區到門店、從機關到企業,圍繞理論宣講、文化傳承、科技科普、利民便民等方面,清河實現陣地全覆蓋。”清河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解恭朝說。
“有困難,找志愿者!”已成為很多群眾的共識。
高質量推進 志愿服務拓展至“全領域”
貧困戶家中孩子需要輔導功課,義工志愿服務隊及時上門答疑解惑;群眾車輛拋錨了,“越野連”志愿服務隊提供全天候義務救援;群眾溺水需緊急救助,藍天救援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提供專業救援;居民的鎖壞了,進不了家,家政維修志愿服務隊免費上門……
“我們整合全縣志愿服務組織,成立了清河縣志愿服務聯合會,將全縣188支特色志愿服務團隊近5萬志愿者納入管理,引領培育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志愿隊伍,使志愿服務涵蓋群眾生產生活方方面面。” 清河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閆秀真說。
無論是尋人、救援、拖車等急難事,還是水管維修、緊急開鎖、心理輔導等生活中的瑣碎事,只要一個電話“點單”,縣文明實踐中心就會及時向遍布各個領域的志愿服務隊“派單”。志愿者“接單”后會立即響應,15分鐘內便會趕到現場服務。
清河當地志愿者表演情景劇《五福臨門》。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供圖
高水平服務 精品項目做到“全引領”
優質的項目是志愿活動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礎。
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招募、組建志愿隊時,還堅持項目引領,力求實踐項目精品化、實踐活動精準化。
比如,圍繞尊老敬老這一傳統美德,打造了“孝心大餐”;圍繞精準脫貧,開展愛心扶貧“大兜底”;圍繞農村矛盾糾紛、信訪隱患,打造“金牌大柜”……截至目前,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謀劃實施了十大精品工程和“一鎮一品”特色項目,用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高質量志愿服務項目引領實踐,讓當地志愿服務更加接地氣、聚人氣。
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正逐步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精品化的志愿服務活動,也讓新思想、新文明、新風尚更容易地傳播到鄉村、社區群眾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