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豐潤區作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把志愿服務作為重要載體,真正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志愿者向居民講解“十大不文明行為”和“爭做文明市民十項倡議”。(資料圖)
全區行動,志愿服務廣覆蓋。成立由區委書記任總隊長的區級志愿服務總隊和12支專業志愿服務隊,在區實踐中心掛牌成立區志愿服務促進中心。同時,以區總隊為龍頭,區直分隊、鄉街支隊、村居大隊為骨干,黨員干部為引領,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形成面向農村、服務農民、活躍在群眾身邊的志愿隊伍1000余支。在燕趙志愿云注冊志愿者18.26萬人,占全區常駐人口的22.28%。
居民在“創建文明城市、爭做文明市民”條幅上簽字。(資料圖)
項目引領,志愿服務塑品牌。文藝匯、讀書會、宣講會、百姓故事會,這些喜聞樂見的方式,形成了豐潤獨具特色的理“響”新課堂志愿服務品牌,讓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豐潤區聚焦新時代文明實踐重點工作任務,發揮五大服務平臺作用,統籌各部門職能,加強頂層設計,謀劃了40個重點志愿服務項目,其中精品項目20個。今年以來,全區開展主題性志愿服務活動1100余場次,服務群眾9萬余人次。
(資料圖)
個性對接,志愿服務“心貼心”。主動對接群眾個性需求,開展暖心志愿服務,幫民需、解民難,打造出浭城“幫一點”愛心“365”、“蒲公英”愛心義剪、CAR汽車救援、新城社區老兵工作室等特色志愿服務品牌。
機制保障,志愿服務更精準。著眼解決志愿服務“誰來干、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探索實施三級網格員主動聯系群眾,志愿服務項目年度總臺賬、月發布等機制,促進志愿服務高效運轉。整合廣電網絡、融媒體、應急廣播、大數據分析等資源,打造文明實踐云平臺和“一云五播”管理系統。依托云平臺,建立群眾點單,中心、所、站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的運行機制,實現了志愿服務的常態化、精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