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在中秋,志愿者情暖留守兒童;“雙節”送暖 ,志愿者走訪慰問抗戰老兵;精準幫扶,“愛心紅薯”第二季收獲滿滿……假期里,總有一群人無私奉獻,用愛相伴,他們是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溫暖著這座城市的志愿者。
愛在中秋 志愿者情暖留守兒童
為豐富留守兒童的假期生活,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既快樂又有意義的假期,10月1日,邢臺市關愛留守家庭服務協會的志愿者們,來到了邢臺市信都區宋家莊鎮四里營村,為這里的留守兒童帶來了節日的祝福與問候。
小美云和小立志的家人長年在外打工,家里也很貧困,中秋節這天正好趕上國慶節,志愿者們來到小美云和小立志的家中,志愿者們與留守兒童一起包餃子、做游戲、寫作業,一起暢享未來的美好生活,為孩子們搭建起了充滿希望的藍天。
協會長期開展“關愛希望”留守兒童陪伴成長計劃,每個月都會來到留守兒童們的身邊進行生活資助和思想引導,截至目前已有5000余名留守兒童受益,其中30多個留守兒童家庭成為長期陪伴成長的幫扶對象,志愿者們決心與孩子們一起成長,直至留守兒童能夠獨立的走向社會。
“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對于父母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更渴望親人的關懷。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感受來自社會的關愛,感受中秋團圓的溫暖,讓他們知道自己并不孤單,社會上還有許多愛心人士在關心他們、呵護他們。”邢臺市關愛留守家庭服務協會負責人說。
“雙節”送暖 志愿者走訪慰問抗戰老兵
10月3日,邢臺市公益服務協會、邢臺市攝影師協會、內丘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前往內丘縣金店鎮楊長德、魏文奎,五郭店鄉呂生堂等四位抗美援朝老兵家里,他們給老兵們帶去了慰問禮物,并記錄老兵的從軍戰斗故事,向老兵們致以了崇高敬意。
在談及那段崢嶸歲月時,他們已爬滿皺紋的臉也開始眉飛色舞起來,說到激動之處時可以看到他們臉上那充滿自豪的神情,以及時代所賦予他們的特殊使命。
“我與戰斗英雄黃繼光同軍同師,一起在上甘嶺戰斗過。在約3.7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區內,與敵軍43天拉鋸式爭奪,扛住了敵人日均20萬發炮彈的狂轟濫炸,全軍打退敵軍排以上兵力的進攻900余次,進行大規模的反擊29次。”呂生堂老兵說,“在朝鮮戰場上,我右胳膊左腿下肢負了傷,殘疾等級二等乙級。”
據悉,微笑明天慈善基金會與邢臺市公益服務協會、邢臺市攝影師協會、家樂園集團、邢臺市愛國擁軍聯合會等單位組織“關愛老兵-向英雄致敬”公益項目,正在收集邢臺地區抗日戰爭、抗美援朝老兵的信息,為他們帶去慰問與關愛,聽他們親口講述當年的故事,一起見證那段拋頭顱灑熱血的崢嶸歲月。
精準幫扶 “愛心紅薯”第二季收獲滿滿
“純天然,無公害的紅薯已上市,好吃不貴,你選購紅薯得到實惠,還能獻出愛心。”10月3日,啟民義工60余名志愿者一行來到龍泉寺鄉張家峪村進行紅薯采摘,當天認購紅薯1000余斤,并購買老鄉的其他農副產品。
原來,為了幫助貧困家庭,切實解決貧困家庭遇到的實際困難,達到幫扶效果。啟民義工因地制宜,根據農戶需求制定幫扶計劃,在2019年啟動精準扶貧“愛出愛返——紅薯苗項目”。今年,太子井張家峪村張廣鵬等17戶貧困戶在啟民義工及愛心人士的幫扶下開始種植紅薯,9月份迎來了紅薯的大豐收,收獲紅薯10萬余斤。但是由于村民渠道狹窄,導致紅薯銷售緩慢,義工們決定自己刨自己買。
“這是‘愛心紅薯’計劃的第二季,共籌措資金10680元為17戶老鄉89000顆紅薯苗。種植面積30余畝,產生經濟效益6萬余元, 現張家峪村紅薯大量上市,口感甘甜,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去選購。”啟民義工負責人介紹說,該項目受到邢臺市文明辦、團市委的重視。同時,協會和附近幾個鄉鎮負責人建立了聯系,計劃在 2021 年在更大范圍內推廣該項目。“此次活動的開展,既解決了貧困戶農產品銷售不暢的問題,同時也增強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