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是新形勢下精準化常態化做好群眾工作的新途徑。平泉市自被確定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以來,從打造實踐品牌、完善組織架構、優化資源配置、豐富實踐內容等方面入手,先行先試,進行了“平泉探索”,交出了“平泉答卷”。
在平泉市道虎溝鄉大營子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聯建站廣場,村民們正在進行金融知識學習,作為當地企業與村聯合共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這種聯建模式帶動周邊3至5個村村民一起參加,既把貼心服務送到百姓身邊,又拓展了聯建企業的業務。
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以來,平泉市探索實施了文明單位幫建、強村帶建、村企聯建和村企聯建和分中心、所共建的建設模式,組織了多種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打造出陣地靈活、標牌醒目、有地域特色的鄉鎮、村文明實踐場所。另一方面,平泉市從志愿者招募、常態化開展志愿活動和表彰激勵等方面入手,不斷加強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努力將志愿服務工作打造成全市最美的一道風景線。
在平泉市柳溪鎮張家營子村,志愿者們來到了村里的異地扶貧搬遷點,看望82歲的趙翠榮老人。趙翠榮的孩子在外務工,不管是收秋還是料理家務,只要需要人手,志愿者們總會來幫忙。
在平泉市鳳凰嶺幼兒園,七溝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志愿服務隊正在為孩子們義務授課。這支志愿服務隊經常利用業余時間,開展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明實踐活動,以基層的創造力激發文明實踐的生命力。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主體力量是志愿者,平泉對全市志愿者網上注冊、工作責任、服務內容、服務時長、服務標準等事項進行規范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分隊16個,支隊20個,大隊204個,志愿者人數達到32000余人,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志愿服務隊伍全覆蓋。同時平泉市以全民素質提升工程和群眾性星級文明創建為抓手,打破行業壁壘,整合優勢資源,探索實施了文明單位幫建、強村帶建、村企聯建和部門鄉鎮共建的建設模式,闖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平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