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份查閱協會志愿者的志愿服務簡歷,挑選出符合條件的,再組織面試……11月10日,大德崇禮公益志愿者協會負責人白燕河終于滿意地向團崇禮區委提交了參加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城市志愿服務的候選人員名單。
圖為大德崇禮公益志愿者協會負責人白燕河(右三)和協會志愿者參觀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培訓基地。大德崇禮公益志愿者協會供圖
“系列測試賽可以說是我們最重要的‘練兵’機會。”白燕河說,大德崇禮公益志愿者協會有336名會員,其中不少已進入張家口市“迎冬奧”城市志愿者培養序列。盡管如此,要做好系列測試賽城市志愿服務,還是要優中選優,以便為2022年更好地服務冬奧鍛煉隊伍。
今年30歲的白燕河來自張家口市萬全區,是河北崇禮紫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員工。大學期間,他就經常參與志愿服務。2015年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冬奧會成功后,他萌生了發揮自身優勢、組建志愿者組織助力冬奧籌辦的想法。
在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2016年底,崇禮首家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大德崇禮公益志愿者協會成立。在組織開展扶老助困等日常志愿服務活動的同時,協會積極帶動志愿者參與團張家口市委、團崇禮區委等組織的“迎冬奧”志愿服務活動,努力提高志愿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圖為大德崇禮公益志愿者協會在進行英語培訓。 大德崇禮公益志愿者協會供圖
2017年11月,協會聯合張家口的7家公益組織,舉辦了一場冬奧知識競賽。2018年底,崇禮區舉辦喜迎冬奧的聯歡晚會,協會志愿者又投入其中。
去年12月30日京張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那天,協會組織50名志愿者前去進行安檢、指引、行李搬運等志愿服務,因為事先不確定當天首列高鐵列車幾點到達,他們冒著嚴寒,清晨6時就趕到了太子城高鐵站。
在此過程中,白燕河逐漸意識到協會志愿者存在的一些“短板”。考慮到冬奧會是國際盛會,在志愿服務活動中會用到英語,他們隨后邀請河北北方學院的外國留學生,在為期一年的時間里,到崇禮給協會的志愿者們進行了共12期英語培訓。
圖為白燕河(左一)和應急救援隊成員在賽事活動中進行實戰演練。大德崇禮公益志愿者協會供圖
在一場崇禮半程馬拉松賽事中,上海一家公益組織帶來的自動體外除顫器(簡稱AED)引起了白燕河等人的注意。了解到這是非專業人員用來搶救心跳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北京冬奧會期間可能給在賽場、高鐵站、機場等場所參加服務的志愿者配備,他立即聯系市紅十字會,組織開展志愿者使用AED培訓。
截至目前,大德崇禮公益志愿者協會已進行了四期志愿者使用AED培訓。不久前,河北省紅十字會和河北省急救醫學會還主動前來為他們培訓使用AED及心肺復蘇,參與培訓的40名志愿者全部通過了結業考試。在此基礎上,協會組建了一支應急救援志愿服務隊,希望在服務群眾的同時,積累相關經驗。
隨著系列測試賽、北京冬奧越來越近,協會志愿者參加相關志愿服務活動的熱情愈發高漲。“希望我們中有很多人能夠為系列測試賽志愿服務做出應有貢獻,獲得認可,最終成為光榮的冬奧會賽會志愿者或城市志愿者,向世界展示‘冬奧小城’的溫暖笑容。”白燕河等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