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遵化市愚公路與北二環路交叉路口,志愿者協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 通訊員李文惠攝
一條條整潔的城市街道、一處處美麗的綠地公園、一個個和諧的居民小區……最近一段時間,遵化不少市民表示,直觀地感受到城市正在發生“蝶變”,現在的遵化顏值越來越高,環境越來越好,城市更有溫度、更宜居了。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遵化市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建理念,以問題為導向,精準解決市民關心、關注的重點問題,用繡花功夫補短板、攻難點、促提升,真正把創城工作當成民心工程,努力提高市民幸福感、滿意度。
11月10日,遵化市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成果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我們將持續健全完善創城長效機制,鞏固創建成果,建設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遵化市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表示。
人居環境更美好
南池子路貫穿遵化市西大寺市場,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不少路人經過總是感嘆“行路難”。
回應百姓需求,改善市容市貌。今年8月,遵化市決定對南池子路進行整治提升,硬化、亮化道路。“現在街面干凈清爽,客流量大了不少,政府真是為咱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道路修好了,生意也好了,不少西大寺市場商戶拍手稱贊。
為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遵化市各級各部門持續推進背街小巷綜合整治工程,通過實施路面硬化、雨污水管道改造等工程,改善和提高城市背街小巷的基礎設施,百姓滿意指數大幅提升。
今年以來,遵化市先后實施了通華東街翻修改造、文禮東街熱力路面恢復等9項工程,修整道路25000多平方米;對全市破損嚴重人行道板、地漏、防汛重要點位進行分類統計,建立臺賬,開展集中修復攻堅行動,經過一個多月的集中整治,共更換北二環與華明路交叉口、華富西街與華明路交叉口等11處道板1767.7平方米,更換側石199.5米、維修下水井75處、水箅子61套,對1268座雨污檢查井進行了清淤。
整治人居環境,也需維護城市良好的公共秩序。
走在遵化市城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新施劃的黃色非機動車停車線,每塊劃定的停車區域內,還標有停車指向箭頭,引導非機動車有序停放。
今年7月開始,遵化市公安交警大隊聯合市城管局開展道路違停整治行動,全面負責城區機動車及非機動車停車管理、拖移、處罰,實行24小時全天候管理。截至目前,施劃停車位共計5751個、補劃禁停標識37個、非機動車位510個。
此外,遵化市還實施了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公共秩序、公益廣告、公共服務、文明素養等“六大提升行動”,對于老舊小區、背街小巷、集貿市場等重點區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對癥下藥、綜合施策,讓城市環境更靚麗、基礎設施更精細、公共秩序更優良。
百姓生活更幸福
“感謝政府對我們老百姓的關心,解決了小區多年來一直存在的難題。”日前,遵化市華明路街道建安社區明華小區的居民崔孟楠,代表小區的全體居民將一面寫有“為民辦實事 心系老百姓”的錦旗送到街道黨工委書記畢衛全手中,感謝街道為改善小區環境做出的努力。
明華小區位于建設南路,小區內有住宅樓1棟,是一個老舊小區。“多年來,由于沒有物業、缺乏管理,小區垃圾清理不及時,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嚴重,小區內樓道遍布積塵和小廣告,小區環境特別差。”畢衛全說。
改變始自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行動,在街道干部的多方協調和努力下,小區共清理亂堆亂放60多處,清理小廣告1200多條,更換展板和公益廣告30余塊,施劃停車位28個、粉刷墻壁3500平方米,制作文化墻20平方米,小區實現了由“臟亂差”到“凈暢美”的華麗轉變。
在創城工作中,為有效改善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條件,進一步構建和諧街區,遵化市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標準化改造項目,進一步加快“舊居換新顏”。據悉,該市今年老舊小區改造涉及25個小區,改造建筑面積24.91萬平方米,改造內容包括外墻及樓道粉刷、樓頂修復及防水、外墻保溫、小區硬化綠化亮化、停車位改造等。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該市住建局始終以群眾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充分尊重小區居民的想法和意愿,把群眾呼聲最強烈的基礎設施弱、功能設施缺、環境衛生差作為改造重點來抓,不斷豐富改造內涵,提升群眾居住品質。
老舊小區換新顏,百姓生活更幸福。該市住建局物業和維修資金管理中心主任徐建海介紹,“目前,今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已完成70%以上,同時我們對接相關部門,提前謀劃了2021年23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全力把這項惠民工程做細做實,惠及小區的每家每戶。”
志愿服務更暖心
“最近一段時間,在社區經常能看到志愿者幫忙打掃衛生‘死角’,清理樓道垃圾,冒雨疏通下水管道,看望孤寡老人……”日前,談及遵化市文茂社區里的新變化,居民王女士說,活躍在社區各個角落的志愿者,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志愿服務是展現一座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遵化市積極整合志愿服務資源,以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為主要陣地,以黨員社區“雙報道”、文明單位“種文明”為手段,積極促進社區與轄區單位,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與精準幫扶村,文明單位與結對單位之間加強溝通協作,推進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開展。
同時,該市還精心設計志愿服務項目,培育志愿服務特色品牌,將每周的周末確定為志愿服務日,組織廣大志愿者圍繞愛國衛生運動、扶危濟困、敬老助殘、交通勸導等內容,開展常態化的志愿服務活動。
遵化市人民醫院所屬志愿服務隊常年開展下鄉義診、送醫送藥,成為病患群眾心目中“最美的人”;遵化市供電公司“新愚公志愿服務隊”沖在一線,為疫情防控定點隔離醫院電力增容跑出“閃電”速度;遵化市第三中學“火炬學雷鋒志愿者服務隊”建隊32年,常年堅持開展孝老敬親、環境保護志愿服務活動,總數達千余次……
近年來,志愿服務理念在遵化不斷深入人心,志愿服務社會參與面逐步擴大,服務方式不斷創新,服務領域更加廣泛,已成為推動遵化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在全社會集聚向上向善力量,形成社會文明進步的新風尚。
截至目前,遵化市42個社區和公共文化設施(場館)及公園景區、窗口單位等場所建立了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崗)295個,在河北志愿服務網“燕趙志愿云”上注冊的志愿服務團體達668支,注冊志愿者近12萬人。(河北日報記者劉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