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活動好!既能看到精彩的文藝演出,還能從節目里學到不少知識……”近日,在邢臺清河縣王官莊鎮“小舞臺進萬家”活動現場,一位農民高興地對記者說。
“小舞臺進萬家”活動由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來自不同行業的志愿者深入群眾身邊,通過表演文藝節目、開展便民服務等方式,宣講黨的政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動形成向上向善、鄰里和諧的良好風尚。
“方言土話”宣講全會精神
“鄉親們,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工作,今兒我就給大伙兒嘮一嘮全會精神……”鄉賢志愿者王金榮原汁原味的方言、繪聲繪色地向群眾宣講著全會精神。
聽講的群眾有的坐在馬扎上,有的站在墻邊,有的還抱著娃娃,但每個人都聽得津津有味。近期,在清河,無論是田間地頭、公園廣場,還是農家小院、街口社區,這樣的“小舞臺”隨處可見。
今年以來,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整合現有資源,充分利用文明實踐所站、農村大禮堂等宣傳載體,建立了覆蓋縣、鎮、村網格化宣講體系,常態化多樣化開展理論宣講,實現宣講“全覆蓋”。同時,創新理論宣講形式,請百姓身邊人、到百姓身邊去、講百姓關心事,在看節目、坐馬扎、農技知識、移風易俗等方面的宣傳教育,搭建起理論政策與群眾生產生活連接貫通的橋梁,進一步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百姓名嘴”傳播文明理念
“文明宣傳文藝化,就是要把精神文明建設內容用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表現出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百姓的工作和生活中?!鼻搴涌h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參加“小舞臺進萬家”的人都來自于“百姓名嘴”宣講團,他們的宣講結合豐富的文藝表演形式,讓呆板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更容易理解接受。
據了解,“小舞臺進萬家”是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向農村延伸,不斷創新傳播手段而謀劃的志愿服務項目。
以“文藝惠民+理論宣講”的方式,將精神文明建設理論成果進行再創作再加工,借助小快板、相聲、說唱等文藝節目形式進行展現,將“大道理”編成“小節目”,奏響了文明最強音。
移風易俗引領文明新風
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小舞臺”為載體,推出“理論宣講+移風易俗”新模式,深入開展文明實踐理論宣講活動,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弘揚時代新風。
“俏夕陽”說唱團志愿服務隊自編自演的小品《抵制高價彩禮》,將“抵制高價彩禮、倡導婚戀新風”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充分結合,在各鎮村、廣場、公園等地巡回演出宣講,以小品表演的形式擴大移風易俗宣傳面,引領人民生活新風尚,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用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文明,吸引不少村民自愿參與到志愿服務中。移風易俗、引領鄉土文明新風尚,倡導村民摒棄陋習,過文明新生活。
目前,清河縣“小舞臺進萬家”志愿服務活動,已經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有效載體。據統計,“小舞臺”活動開展以來,已舉辦各種精神文明宣講活動100余場,惠及群眾5萬余人,推動了基層理論在清河落地生根,讓鄉風更文明,讓農村更和諧,讓農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