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冷了,我想要一件棉衣”“我需要一套中考模擬卷”“我媽媽每天騎三輪車接送我上下學,我想要一件羽絨服送給媽媽”……日前,滄縣團委面向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學生,征集到了99個“微心愿”。
這些“微心愿”經匯總、公開,一天就被社會各界認領一空。1月3日起,愛心禮物被陸續發放到孩子們手中。
志愿者為貧困孩子送去禮物
組團認領“微心愿”,長期資助貧困生
“有一批滄縣貧困學生的‘微心愿’等待認領,咱們一起獻愛心吧……”日前,滄州善行公益團隊負責人陳濤發起號召。大伙兒熱烈響應,認領了40多個“微心愿”。
經營服裝生意的志愿者武艷君“承包”了9個“微心愿”;志愿者“似水年華”和朋友挑了8個價格較高的“大件兒心愿”,先花1300元買了自行車,又花2000多元買了學習桌……
這是該團隊第3年參與這項活動了。前兩年,這些志愿者與滄縣團委工作人員一起分發“微心愿”禮物時,發現有十幾名學生的生活尤其困難,便將他們列為長期資助對象,每月為每人發放300元助學金,逢年過節還登門探望。
愛心回應愛心,有的賣家主動打折
49歲的黃繼紅是滄縣一家民辦幼兒園的園長,連續多年認領“微心愿”,最多時一次認領了80多個。日前,她主動聯系滄縣團委:“那些沒被認領的‘微心愿’都給我吧,我兜底。”
“我天天和孩子們打交道,懂他們的心思。一份禮物,能讓他們高興好多天。”黃繼紅說,她今年認領了20個“微心愿”,涉及鞋、羽絨服、書包、行李箱、教輔書等40余件物品。她逛了很多店鋪,斷斷續續地用了5天才買完。
黃繼紅采購愛心物資時,一些店主看見她對著單子打勾,好奇地問她在做什么。得知她是在做公益,有的主動打折,有的挑出一件“免單”,還有的贈送了禮品……“別人用愛心來回應我的愛心,我特別感動。”黃繼紅說,她還為這20名貧困學生準備了米、面、油等物資。
手寫書信,鼓勵寒門學子
“有理想,就算失敗,也不迷茫;有理想,哪怕辛苦,幸福飛揚”“生活貧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貧困。努力找到自我,你會豁然開朗”……1月3日下午,國網滄縣供電公司的志愿者來到滄縣李天木回族鄉,為8名中學生實現了“微心愿”,還送上了一封封暖心的手寫書信。
志愿者張娜介紹,他們連續3年認領“微心愿”,每次都要寫下信件,鼓勵寒門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
10余個孩子,想把禮物送給家人
記者翻看“微心愿”卡片時發現,有十幾個孩子想把禮物送給家人。
“媽媽每天出去干活,喝不上熱水。天冷了,我想要一個保溫杯、一件羽絨服送給媽媽。”這是滄縣舊州鎮14歲男孩振振(化名)的“微心愿”。
振振說,自己的爸爸去世了,媽媽打工養家很不容易,還總把好東西留給他。振振見媽媽的羽絨服舊了,又怕她干活兒時喝涼水不舒服,就給媽媽要了兩件愛心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