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志愿者服務隊成員胡江娜挨家挨戶發放志愿服務聯心卡。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孫磊)疫情發生以來,河北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黨委迅速組建了一支由黨員、青年組成28人志愿者服務隊,圍繞居家防疫期間社區居民生活需要,以“樓長負責制”創建“網格微信群”,發放“亮身份、上一線、當先鋒”志愿服務“聯心卡”,把維護社區群眾生活秩序與干部責任“聯”在一起,把疫情防控和黨員擔當“系”在一起,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全面落實。
在志愿服務中,志愿者服務隊為13棟居民樓的800余戶居民,特別是行動不便、不會網購和孤寡老人提供著細致入微的保障。他們為社區居民當起了“快遞員”“維修工”“服務員”“搬運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撐起了居民生活保障的“保護傘”。
河北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志愿者服務隊成員謝蓮、李進清點居民訂購的蔬菜。
“13日訂購蔬菜的居民有14戶,蔬菜少則二三種,多則十多種。運菜車到達樓下時,一看那一大堆菜,開始點發蒙了,心想萬一把菜發錯了怎么辦?款收錯了怎么辦?不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終順利完成了任務,能為社區居民提供方便很有成就感。”當發菜收款順利完成后,12號樓“樓長”謝蓮長舒了一口氣。
“僅14日一天就收到33戶居民的燃氣卡、電卡,志愿者爬上爬下挨家挨戶收集,充值后再挨家挨戶送回去,一天下來,每個人走路都超過了2萬步,但能為大家服務,再苦再累也值得”。志愿者康彥波說。
河北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志愿者服務隊成員鞏玥幫助居民打水。
馬桶堵了,他們就是“維修工”,拿上自家工具親自疏通;水管崩裂,他們就是“管道工”,凌晨挖管填管,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小區停水,他們就是“搬運工”,幫助居民到指定供水點接水,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他們扛起桶就背上了樓;居民突發疾病,他們就是“聯絡員”,立即聯系社區開出門證明,讓患者及時就醫接受治療;獨居老人被隔離在家,他們就是“好兒女”,每天到老人家門口噓寒問暖,用微信幫助老人和子女在網上相見……一件件小事、急事、貼心事,志愿者都當作頭等大事來辦;一袋袋蔬菜、水果,一份份食品、藥品被他們安全地送到一戶戶居民家門口;一張張燃氣卡、電卡,志愿者代繳代辦,保障著居民的正常生活運轉。截至目前,河北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黨員、青年志愿者共計服務居民350余戶,代辦電卡、燃氣繳費業務72次,代買蔬菜、食品630余份,應急維修管道6次……他們隨時“上崗”,“風雨”逆行,全心全意為社區居民提供細致入微的民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