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滄州市區西體育場,時常有一些穿著紅馬甲的人活躍在運動場上。這些健走隊的隊員有時撿拾角落里的垃圾,有時在運動場門口執勤。健身之余,他們“變身”公益達人,建立“雷鋒服務站”堅持做好事。
自制工具清垃圾
記者了解到,這支健走隊叫“飛越健走隊”,在2019年5月,由一群愛好健走的市民自發組成。63歲的隊長林少良是個熱心腸,自掏腰包買來音響和隊員服裝。
去年,受疫情的影響,健走隊暫時停止活動。“不能運動,咱就干點其他有意義的事?!痹隗w育部門和熱心隊員的號召下,隊員們自發捐款6000多元錢為防疫一線的人們送去慰問品。有些隊員還成為志愿者,堅守在防控一線。
此后,這支健走隊便走上了公益之路。去年10月份,他們建立西體學雷鋒服務站,50多名隊員加入其中。清理體育場內的垃圾是他們每天的常規“任務”。
日前,一些市民在市區西體育場內健身。在運動場一角,兩位穿著紅馬甲的人正拿著工具,彎著腰清理座椅下面的垃圾。他們用耙子或夾子將塑料袋、礦泉水瓶勾出來,再將成堆的垃圾清走。半個多小時,清掃工作完成,二人馬上加入到健走隊里跟著運動起來。
記者注意到,體育場門口的雷鋒服務站角落里的一把耙子格外引人注意:長長的木棍一端捆綁著彎曲的鐵絲?!翱蓜e小看這小耙子,座椅下面的垃圾用它一摟就出來了。”隊員李興鳳告訴記者,這是隊長林少良自己手工制作的。
秋后操場落葉多,李興鳳又購買了兩把大耙子用來專門清掃落葉。只要天氣允許,隊員們便自愿報名輪班清理運動場內的垃圾。
化身“調解員”
在運動場上健身,人和人之間有時會產生一些小摩擦。這個時候,健走隊執勤的隊員便化身“調解員”。
前段時間,一位老人正在跑道上快步走時,忽然被一個足球擊中腰部。老人疼得捂著腰直不起身。隨后,一位十六七歲的少年跑過來撿起足球就要離開,兩人發生口角。
這時,正在門口執勤的林少良和同伴馬上跑過去勸解。經過勸說,少年向老人道歉。老人身體無大礙,也表示了諒解。
“這樣的事時有發生,有時候雙方換位思考一下,事情就簡單了?!绷稚倭颊f,既然穿著這身紅馬甲,該管就得管,不能怕得罪人。
“雷鋒站”里的急救箱
市民運動健身,免不了磕磕碰碰?!袄卒h服務站”里的小小急救箱可起了大作用。
在體育部門的幫助下,這個急救箱去年就“上崗”了。隊員自掏腰包,購買了創可貼和速效救心丸等物品。
前段時間,一位正在執勤的隊員看到一位老人健身后坐在椅子上捂著胸口,臉色非常難看。這位隊員馬上走過去詢問情況,隨后帶老人到服務站休息,并讓老人含了幾粒速效救心丸。歇息片刻后,老人覺得身體好轉,便回家了。
還有一次,一個小男孩跑步時摔倒磕破腿,旁邊的家長急得不知所措。隊員看到后趕緊招呼孩子來到服務站清理傷口,并為他貼上創可貼。家長感動地說:“體育場里有這個服務站,太貼心了?!?/p>
隊員搶著來執勤
林少良說,小小的操場上,常發生雞毛蒜皮的小事,但甭管事多小,他們遇到了都會管。
冬天天氣冷,有市民拿著水杯來到服務站求助:“咱這有熱水嗎?帶的水喝完了,嗓子實在難受?!标爢T馬上為市民接滿一杯熱水。
有人丟了鑰匙向執勤隊員求助。幾名隊員圍著操場尋找并打聽,甚至會在門口張貼出尋物啟事,幫市民解圍。
來踢球的學生丟了手機,林少良在草坪上轉了好幾圈,幫學生找回手機……
隊員李興鳳說,他們有時候也會在體育場規勸不文明行為。時間久了,這里隨意扔垃圾的現象少了,來健身的市民文明程度也提高了。如今,健走隊的隊員們熱情特別高,有時候爭搶著來執勤?,F在大家已經把做好事當成習慣,并表示會一直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