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日,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河北省邯鄲市志愿者楊忠輝經過4小時40分的采集,成功捐獻267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成為河北省第507例成功捐髓的志愿者。
河北省第507例成功捐髓的志愿者楊忠輝。 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供圖
今年38歲的楊忠輝是邯鄲市邱縣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2011年加入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2020年11月,楊忠輝與一位在江蘇治療的血液病患者血樣配型成功。
從2011年了解造血干細胞移植情況開始,楊忠輝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中去。經歷了3年多的等待,2014年他接到河北省紅十字會的通知,說他的造血干細胞和一位患者初配成功,楊忠輝興奮得徹夜難眠,積極配合了后續的高分辨檢測,“可最后通知沒有配型成功,這讓我的心情又跌入了谷底,感覺很遺憾。”楊忠輝說道。后來2015年楊忠輝的造血干細胞再次與另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遺憾的是,在高分辨檢測環節再次配型失敗。
中華骨髓庫河北省分庫張新軍看望楊忠輝。 周穎攝
直到2020年11月份,楊忠輝第三次等到了河北省紅十字會給他打來的電話,說有一名患者與他的造血干細胞初配成功,“我沒有前兩次的激動,只剩下期待,一直到高配篩查成功,我才松了口氣,”楊忠輝說道,“造血細胞的捐獻預示著又有一名患者得到了生的希望,這是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最想看到、最高興的事。”
從確定造血干細胞采集日期開始,楊忠輝全家人為了配合這次捐獻都積極行動起來,“家里的飯菜變得清淡而有營養,妻子在業余時間陪著我鍛煉身體,我盡力將身體調節到最好的狀態,讓細胞活性達到最好。”楊忠輝說道。
今天下午, 楊忠輝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將離開石家莊送抵江蘇,為受助者帶去生命的希望。
“這次捐獻我等了十年,這真的是一次彌足珍貴的緣分,受助者和我年齡相仿,希望他早日康復,我微不足道的付出能夠給一個患者帶來健康,給一個家庭帶來希望,是我最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