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現場。河北省紅十字會供圖
4月2日,河北省紅十字會在雙鳳山陵園河北省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廣場舉行以“生命的樂章”為主題的緬懷紀念活動,以此進一步傳播“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弘揚移風易俗的社會新風尚,吸引和匯聚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到遺體器官捐獻工作中來。
活動現場,全國優秀協調員、邯鄲市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主任張靜代表協調員講述奔走在生死之間“搭橋”的故事;全國首例夫妻雙雙實施捐獻遺體器官的家屬梁為民的《一封家書》感人涕下,傾述對已故親人的思念。河北醫大的大學生和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代表齊聲朗誦《用愛延續生命的美麗》、河北醫大生命教育志愿服務隊代表朗誦《致敬大體老師》,通過聲情并茂的詩歌,追憶那些無私奉獻的遺體器官捐獻者們。
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現場。 河北省紅十字會供圖
隨后,在場人員依次走到紀念碑前,向奉獻人間大愛的遺體器官捐獻者敬獻鮮花,共同緬懷這些默默無聞卻高尚偉大的捐獻先行者。儀式結束后,與會人員自發折疊千紙鶴,用紙鶴寄托哀思,為遠方的捐獻者們送上自己真摯的祝福。
據悉,河北省自2013年6月開展器官捐獻工作以來,成立了全省統一的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組建了精干的協調員隊伍,設立了器官捐獻基金,對困難的捐獻家庭提供人道救助,人體器官捐獻登記管理工作更加規范。河北省建立首個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之后,石家莊、保定、張家口、滄州、秦皇島、邯鄲多個地方建立了紀念園。同時,省、市紅十字會開通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網,開展網上緬懷紀念活動。
截至目前,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來,登記遺體器官(組織)捐獻志愿者達到9.2萬人,累計完成器官捐獻340例,獲得大器官986個,捐獻角膜580枚,挽救了千余人的生命和健康,累計捐獻遺體430例,為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作出積極貢獻。繼全國先進典型楊海燕、張筍之后,靈壽縣李雙全、李斌“父捐遺體子捐髓”的感人事跡被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此外,梁士榮和王永芝這對夫妻,在離世后雙雙捐獻器官和遺體,用無私大愛讓8名患者獲得新生,成為全國首對在身后都捐獻器官和遺體的大愛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