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1日上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經過3小時的采集,保定市志愿者劉濤成功捐獻淋巴細胞,不到一年時間,他已經兩次為一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捐獻“生命種子”,成為河北省第17例既捐獻造血干細胞又捐獻淋巴細胞的志愿者。
河北省第17例既捐獻造血干細胞又捐獻淋巴細胞的志愿者劉濤。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供圖
“救人救到底!”這是劉濤在接受這次采訪時常說的一句話。
劉濤正在采集淋巴細胞。
38歲的劉濤是保定順平縣的一名電焊工,2020年10月22日,他成功為一名在蘇州治療的血液病患者捐獻了311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當初報名捐獻就是為了能幫助別人。患者既然需要我,那我肯定是要幫的。”劉濤說,得知自己與受助者血樣配型成功的那天,雖然已經過去了很久,但是每當想起,還是十分激動。“非親緣關系能夠配型成功的幾率非常小,通過上次造血干細胞的成功捐獻,我已經把受助者當作了自己的親人,即使我們互不相識。”
劉濤正在采集淋巴細胞。
今年5月的一天,劉濤接到保定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說患者病情反復,征求他是否同意再次捐獻淋巴細胞。“救人救到底,我心里肯定是希望他盡快恢復健康,這也是我捐獻的初衷。”劉濤說,他接到電話后沒有猶豫,跟工作人員約好采集時間后,就開始調理飲食,6月10日下午,他來到石家莊進行捐獻前的準備工作。
“這次捐獻淋巴細胞和上次捐獻造血干細胞一樣,沒什么感覺,和平時獻血差不多,就是時間稍長點兒。”正在采集室采集淋巴細胞的劉濤笑著說道,“希望受助者盡快康復,早日戰勝病魔。愿廣大好心人士踴躍加入中華骨髓庫。”
據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溫樹鵬介紹,淋巴細胞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防止復發及感染。“目前捐獻淋巴細胞也屬于造血干細胞二次捐獻的范疇。”中華骨髓庫河北省分庫的張新軍說,通過這次采集,劉濤成為河北省第524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
中華骨髓庫河北省分庫張新軍看望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