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6日,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經過4小時的采集,河北滄州志愿者袁振剛成功捐獻180毫升淋巴細胞。2020年7月,袁振剛為一名在北京治療的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11個月后,他再次為該患者捐獻淋巴細胞,成為河北省第18例既捐獻造血干細胞又捐獻淋巴細胞的志愿者。
1975年出生的袁振剛是任丘市長豐鎮前口村的一位普通農民,2020年7月,他成功為一名在北京治療的血液病患者捐獻了348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
今年5月,袁振剛接到任丘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說患者病情反復,詢問他是否同意再次捐獻淋巴細胞。“我當然同意了,什么時候捐?”袁振剛說,當時接到電話,心里不是個滋味兒,“我前段時間還和家人提起這位患者,以為他已經康復了,現在一聽他病情復發,心里真是很著急。”通過去年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袁振剛早已把素不相識的受助者當成了自己的親人,面對此次捐獻,袁振剛表示義不容辭。
早在2003年,袁振剛就萌生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想法,“當時我在天津做生意,在電視上看到有很多血液病患兒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特別心疼他們,那個時候我就產生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想法。”直到2014年,袁振剛從“愛任丘謀發展”貼吧上看到任丘市紅十字會招募中華骨髓庫志愿者的消息,主動到采集點填表、留取血樣,終于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捐獻淋巴細胞當天,袁振剛收到受助患者寫來的感謝信。信中這樣寫道:“感謝您又一次的捐獻,是您的無私奉獻給了我第二次活下去的希望,雖然有點曲折,相信有了您的幫助,我會盡快康復的。”
“第一次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時候有點緊張,不過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之后,現在很放松,也沒什么感覺,狀態挺好的,我覺得捐獻造血干細胞,談不上偉大,咱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以后有越來越多的人跟我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袁振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