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上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經過4小時的采集,河北石家莊市志愿者劉永輝成功捐獻213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成為河北省第529例成功捐髓的志愿者。
河北省第529例成功捐髓的志愿者劉永輝。 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供圖
“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想幫助他人的心,其實幫助他人就等于幫助自己。”劉永輝說。
1993年出生的劉永輝來自石家莊正定縣,是三才正定家具市場的一名普通職工。2016年他加入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今年4月,他與一位在北京治療的血液病患者血樣配型成功。
劉永輝正在采集造血干細胞。 周穎攝
劉永輝從18歲開始就堅持每年參加無償獻血,“我總共獻過15次血,之前全血獻血總量達6000毫升,獻血能夠幫助別人,對自己身體也有好處。”2016年,劉永輝在一次獻血過程中,從現場工作人員口中得知捐造血干細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隨即留下血樣,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我之前在電視上看過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為身患白血病的父親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新聞,這件事給我很大觸動。我知道非親緣造血干細胞的配型幾率很低,但我就想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血液病患者免受病痛折磨。”
石家莊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李遐(左)和秘書長郝瑞起(中)探望慰問捐獻者劉永輝。 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供圖
今年4月,劉永輝接到河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說一位白血病患兒和他的血樣配型初配成功。“當時接到通知的時候心情特別激動,因為我知道配型成功的幾率很低,所以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必須捐!”劉永輝說。
劉永輝和他的母親韓書嶺。 周穎攝
7月7日,劉永輝在母親韓書嶺的陪伴下進行造血干細胞的采集,“孩子經常獻血我是知道的,但是他沒跟我說過他加入中華骨髓庫的事兒,直到這次通知配型成功他才告訴我。他獻愛心我當然支持他!”韓書嶺笑著說。
7月7日采集完成后,劉永輝成為中華骨髓庫第11608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我想對受助患者說,‘雖然我們不在同一個城市,但是因為緣分,把你我緊密聯系在一起,讓我們從此有了不解之緣,真心祝愿你早日擺脫病痛的折磨,能夠和正常小朋友一樣蹦蹦跳跳、高高興興地玩耍,有一個美好的童年。那樣的話,我也會為你感到高興。祝你早日康復!’”
劉永輝和他的母親韓書嶺。 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