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素不相識到親如一家,衡水地球女兒環保志愿者協會志愿者20多年來與衡水湖畔困難家庭建立幫扶關系;從一個孩子到40多個孩子,志愿者們傾心盡力,為越來越多寒門學子鋪就求學坦途;從幾個志愿者到數十位志愿者,愛心隊伍不斷壯大,奏響了一曲又一曲動人的大愛之歌。
截至目前,志愿者們資助的40余名寒門學子,有的考入衡中,有的正在讀研,還有的已經走上工作崗位,將愛接力傳遞。
?一次環保講座 開啟愛心之旅
20多年前,為了傳播綠色文明,保護衡水湖生物多樣性,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成立了衡水地球女兒環保志愿者協會。宣傳環保理念的路上,志愿者們的腳步踏遍了衡水湖的每一個角落。1998年,協會發起人趙鴻來到衡水湖中心校小學做環境教育講座。一個穿著兩只不同鞋子的女孩進入了她的視線。學校老師告訴趙鴻,在湖區里有些孩子像這個女孩一樣,家庭生活困難,有的甚至被迫中斷學業。
從那時起,趙鴻和志愿者們決定不但要守護好衡水湖的藍天碧水,還要為湖區寒門學子鋪就一條求學坦途。當年,志愿者們開始以一對一結對子的方式,與被幫扶家庭建立聯系。20余年的陪伴路上,志愿者們不僅僅給予困難家庭和貧寒學子物質上的支持,更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關懷和引領。每到周末或假期,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奔赴在去衡水湖的路上。送學費、送學習生活用品、幫忙做家務、與孩子們談心……從素不相識到親如一家,無私赤誠的愛,拉近了彼此的心。
每一個志愿者在這個衡水湖畔的小村子里都有“親戚”。每年春節前的慰問都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走親戚”。“俺家的娃,做夢都盼著你們來。”一位受助學生家長說,孩子已經把這些志愿者當做親人。聽到這番話,志愿者們更加堅信,哪怕是微弱的光,也能傳遞溫暖,照亮人心。
?40名寒門學子不負眾望 將愛傳遞
愛的本質是傳遞。志愿者們的真情付出如春風細雨般滋潤了孩子們的心靈,更如一股股暖流,推動了孩子們前行的腳步。
10年前,鄭家河沿鎮女孩婷婷的父親遭遇車禍成了植物人。家里的頂梁柱倒了,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志愿者們主動找到正在上初二的婷婷,告訴她:“孩子,你放心,我們會一直資助你上學。”雪中送炭般的溫暖,深深刻在婷婷心里。如今,婷婷剛剛大學畢業,參加了研究生考試。慰問當日,婷婷也來到現場,當著父老鄉親和志愿者們的面說出肺腑之言:“沒有叔叔阿姨們的愛,就沒有我的今天。我會盡己所能,把這份愛傳遞下去。”記者了解到,婷婷上大學期間一直在快餐店打工,她曾給趙鴻打電話說:“趙姨,我已經能掙錢養活自己啦,您把志愿者們捐的善款用在其他更需要的弟弟妹妹身上吧。”話音剛落,電話那頭的趙鴻感動到不能自已,眼淚止不住往下流。
“趙姨,我今年忙著考研回不去了,錄段視頻給您拜個早年。”“在叔叔阿姨的鼓勵下我考上了衡中,近兩次月考前進了14名。”每年年終歲尾,這些孩子們都懷著感恩的心,向幫助過他們的叔叔阿姨匯報自己的學習或生活情況,并送上滿滿的祝福。
如今,地球女兒環保志愿者協會資助的40余名孩子中,有10多名考上了衡水中學和重點大學,還有3名在讀研究生。另有一些已經步入社會,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接力傳遞愛心與溫暖。
?默默無聞20載 奉獻不停歇
20多年來,志愿者們傾心盡力付出,卻始終低調做事、默默無聞。面對記者的采訪,他們均不愿透露任何個人信息。其中,協會最年長的志愿者是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大家親切地稱呼她“劉姐”。她平時一個人靠每月兩三千元的退休金生活,省吃儉用,堅持幫助那些困難孩子。有一年,因為做手術花去全部積蓄,沒有按時捐出善款,她第二年節衣縮食省下數千元,又送到孩子手中。
“做公益是發自內心的熱誠和善良,不必附加外在名利。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我們收獲最多的是自己精神世界的升華。人生因助人而變得更加美好。”這就是志愿們共同的心聲。
一花引來百花開。衡水地球女兒環保志愿者協會用真情為寒門學子鋪就了一條愛心之路,20多年來這條路在不斷延伸。得知志愿者們是為困難學生買衣服,商家給到最大優惠;志愿者帶被救助學生到澡堂洗澡,老板一律免費;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愛心行列,圓夢助學……
“一邊是志愿者們永不枯竭的愛心,一頭是困難家庭的謝意,我在每一個人身上看到了美好,看到了奉獻。”趙鴻說,正是這些無限的愛和溫暖激勵著大家一路前行。新春來臨之際,志愿者們采購了愛心年貨,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湖區,看望那些他們最惦念的“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