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文旗在工作中。 受訪者供圖
拍攝照片、錄制視頻、精心挑選模板、制作海報……2月8日,在國家跳臺滑雪中心的志愿者之家里,沈文旗正在制作志愿者“今日之星”H5,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創意和畫面,展現冬奧志愿者的青春風采,為志愿者們鼓勁加油。
1992年出生的沈文旗,是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材料工程學院團委書記,也是一名賽會志愿者,擔任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的志愿者激勵助理,1月25日進入閉環。作為為志愿者服務的志愿者,她主要負責進行志愿者激勵,成為志愿者們的能量“加油站”。
一直忙到深夜,略顯疲憊的沈文旗終于關上電腦,拿起手機給自己“加加油”。
而她的“加油站”,正是同在張家口賽區古楊樹場館群服務冬奧的愛人王曉敏,擔任張家口制服和注冊分中心的安全防爆主管。
2020年7月,身為廊坊市公安局廣陽分局新開路派出所民警的王曉敏,突然接到赴張家口制服和注冊分中心工作的安排。而當時,兩人正滿心期待著一個月后的婚禮。
“放心去,能為冬奧服務,是難得的機會,更是一種榮耀。”沈文旗的支持,讓王曉敏感動不已。
到了崇禮的王曉敏,工作異常忙碌,經常打電話找不到人,兩三個月回不了家,好像“失蹤了”一樣。而后來,沈文旗也進入志愿服務培訓的忙碌階段,兩人的婚禮一拖再拖。
“實在顧不上,婚禮幾乎都是兩家老人在操辦。”沈文旗滿懷愧疚地說。
2021年9月的婚禮,兩人也只是“出席”了一下,第二天又返回工作崗位。
“之前,他總說工作特別忙,我不太理解。但當我也到了賽區,走上工作崗位,終于理解他了。”沈文旗說。
這對服務冬奧一線的“90后”新婚夫妻,沒有相互抱怨,更多的是對彼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雖然同在一個賽區,近在咫尺,但他們一個在“環內”,一個在“環外”,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依舊是“異地”模式,無法見面。
“我好像看到你住的地方了。”一天,巡邏中的王曉敏看到沈文旗居住的酒店,立即打來電話。急忙跑出去與愛人“見面”的沈文旗,看到人工湖對面那個使勁朝自己招手的“小黑影”,頓時覺得心里暖暖的。
“你今天辛苦了”“你也是,好好休息,做好防護”……本應享受新婚甜蜜的二人,只能在工作間隙,通過微信、電話訴衷腸,以簡單的話語,表達對彼此的思念、關心和祝福。
但兩人都覺得,能攜手為舉辦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貢獻屬于他們“一家人”的力量,特別值得自豪和珍惜。
“等冬奧會結束后,你穿上你的紅色工作服,我穿上我的‘志愿藍’,我們一起去拍張合影,作為紀念。”電話里,兩人有了新的約定。(河北日報記者 楊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