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小區進行井蓋美化也可獲得敬老積分。市星光社會組織孵化服務中心供圖
□本報首席記者 李惺 記者 趙曉華
“時間銀行”在石家莊運行情況怎么樣呢?記者調查了解到,石家莊市將互助養老與志愿服務相結合,探索建立了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機制,搭建了養老服務“時間銀行”信息管理平臺。這個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機制和信息管理平臺很受歡迎。
為了降低服務過程中的風險,志愿者以非專業性且風險可控的服務內容為主。年滿18周歲、熱心公益事業、身心健康的本市常住公民,均可注冊成為服務提供者。主要項目有陪同購物、陪同就醫、協助繳費、健康科普、法律咨詢等20多項志愿服務內容。完成志愿服務之后,志愿者的“時間銀行”小程序中會得到相應的“時間幣”以及積分。
“熱心腸”變得更有價值了
除了“時間銀行”信息管理平臺外,“石家莊敬老積分卡”也可以將養老服務時間“儲蓄”起來。此外,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也率先在醫療行業建立了“時間銀行”,讓老年人在醫療過程中感受到更多溫暖、在醫院感受到更多愛心。家住廣源路社區的李女士今年68歲,手中就有一張“石家莊敬老積分卡”。李女士拿著這張卡到西苑街道廣源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參加讀書、書法、繪畫、文體等老年活動或者為困難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就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積分。
“我現在可以參加各類活動,有能力幫助其他人,等自己將來有需要的時候也會有人來幫我?!崩钆空f,她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平時喜歡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有需要的同齡人。領取“石家莊敬老積分卡”有一段時間了,如今她的“敬老積分卡”上已經積了幾百分。有了這些積分,她可以兌換家政保潔服務,還可以進行其他生活方面的“消費”。有了這個積分活動,李女士感覺自己的“熱心腸”變得更有價值了。
對此,石家莊市星光社會組織孵化服務中心主任丁國杰說,依托志愿石家莊微信平臺及石家莊敬老積分卡平臺,他們開展了志愿服務、社區養老、社工項目等工作?!爸驹阜栈顒右劳惺形拿鬓k的志愿石家莊微信平臺開展,志愿服務項目發布時設置項目活動時長和打卡方式,志愿者報名參加志愿活動打卡報到,完成志愿服務后產生志愿服務時長記錄。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獲得志愿服務時長后,可設立‘時間銀行’將服務時間‘儲蓄’起來,兌換相應的‘積分’?!倍苷f,希望用這種方式,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注冊成為志愿者。
丁國杰介紹說,該孵化服務中心運營的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作為“敬老積分卡”服務站,向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發放積分卡,老年人持卡到各個養老服務中心參加讀書、看報、書法、繪畫、文體、老年大學、廣場舞等活動或者為困難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都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積分?!耙粋€積分等于一元錢,老年人獲得的積分就存儲在這張積分卡里。”老年人獲得積分后,持卡可以參與服務站的生活用品積分兌換,還可以享受社區附近的超市、藥店、醫院、家政公司、洗衣店、飯店、菜市場中合作商家的優惠回饋等。老年人參加活動送積分,老年人消費減積分,通過積分加減,實現“時間銀行”公益儲蓄、服務支取的功能。
“目前,可提供‘時間銀行’積分兌換的商家有30余家,有華柴社區、廣源社區、市莊一社區等幾個試點運營社區。”丁國杰介紹說,將服務對象的社會參與、公益付出、志愿服務及生活所需、興趣愛好通過積分的形式進行記錄,社會企業為積分提供相應的產品或服務,這樣一來,便可以積分為紐帶鏈接社會資源開展敬老、愛老、助老活動。
“時間銀行”讓愛傳遞
對于老年人來說,醫院是養老過程中一個難以避免的環節。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多年來積極傳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今年率先在醫療行業建立了“時間銀行”。
2月9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在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開展了社工志愿者招募活動。3月3日,該院“時間銀行”管理系統正式啟動。該院“時間銀行”借助電腦軟件、微信小程序等智能手段,結合醫療工作實際,按照“儲存時間、儲存愛心”的思路,讓愛心“雙向流動”,醫院為志愿者提供健康查體、工作餐等愛心服務。該院有關負責人介紹,結合醫療救治服務健康的特點,醫院不僅考慮到長時間的傳承和積累,還充分考慮了短時間內“時間銀行”如何發揮其作用等問題。
如今,報名志愿者的年齡從十幾歲到六七十歲,跨越了多個年齡段,囊括了多種行業,打破了原來以青年和大學生為主的單一人群模式。
曾多次到醫院奉獻愛心的唐婭說:“能為到急診就醫的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為他們提供幫助、節約時間,實現更快速地救治,我感到很驕傲。這樣可以為孩子、家人做一個積極向上的榜樣?!倍以谔茓I看來,隨著自己服務時間的累積,未來也一定會得到其他志愿者的幫助。自己愿意在傳達愛心的同時,影響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