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一線40多天 等疫情結束申請入黨
獨臂志愿者謝庭杰:我,無悔!
謝庭杰核酸檢測現場維持秩序。
新聞提示:自3月9日疫情暴發以來,廊坊市安次區經歷了40天抗疫管控,面對每天多輪次繁重的核酸采樣工作,在醫護人員、社區人員之外,還有無數無私奉獻的志愿者,身為殘疾人的謝庭杰就是其中一個。
“抗疫大白”感動了我
4月17日,是安次區調整防控措施第一天,記者撥通社區志愿者謝庭杰電話時,他與很多居民一樣,40天來第一次走出社區,正在藥店給孩子買藥。
謝庭杰今年37歲,安次本地人,技工學校畢業,在某印刷企業工作。2005年因工作意外,失去了右臂,目前在單位從事后期保障工作。
雖然只剩下一只胳膊,但謝庭杰從未因為自己是殘疾人就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反而愈加熱愛生活。實行封控管理以來,他被封閉在所在的安次區獅子城海棠園,他每天都關注疫情的變化,看著新聞畫面中一線防疫人員辛苦地工作,便萌發了當志愿者的想法。“我在網上看到一線防疫‘大白’忙到深夜,就地躺臥休息,感觸特別深。雖然我只有一只胳膊,但是也想干點兒力所能及的事,為一線防疫人員分擔一些工作,減輕他們的壓力。”謝庭杰告訴記者。3月13日,他正式向所在社區申請,加入了防疫志愿者隊伍。
雙向奔赴中的相互理解配合
海棠園的居民在做核酸檢測時總能看到身穿紅馬甲的謝庭杰在現場忙碌。謝庭杰每天的工作是維護核酸檢測現場的秩序,提醒居民做好防護、保持安全距離,提前把核酸檢測采樣碼截屏保存,避免重復登錄核酸檢測系統,節約時間。
“大家請提前把‘廊坊核酸檢測’采樣碼截屏準備好,保持好安全距離。做完核酸及時回家。孩子在上網課、不要耽誤孩子學習……”謝庭杰告訴記者,封閉期間二三十次全員核酸檢測,他說的最多的就是這樣標準化用語。
防疫一線志愿者本就辛苦,獨臂的謝庭杰干起來就更不容易。他每天早早地來到志愿服務點,就為了提前穿好防護服,做好準備工作,不給其他工作人員拖后腿。工作開始前,他基本不喝水、不吃太飽的飯,盡量避免去洗手間。“我們小區有5000多人,做核酸檢測需要五六個小時,平均一個小時要檢測1000人左右,如果我中途離開的話,會給其他志愿者找麻煩,檢測隊伍甚至就亂了。所以我一般是工作結束后再解決個人問題。”
謝庭杰告訴記者,通過這次志愿者體驗,他也多了很多人生感悟:傷殘的右臂除了帶來行動的不便,在陰冷潮濕的環境下,也會引發“幻肢痛”的酸痛脹麻,特別在廊坊下雪下雨的那一天,整個上午都露天維持秩序,他一直堅持著。這些被居民們看在眼里,“你胳膊這樣了還出來干嗎呀?”有的居民心疼志愿者們,做完核酸檢測后,回家給他們拿來熱帖、暖寶。抗疫是全民大事,居民、志愿者、醫護人員形成了一個統一戰線,相互配合,人際關系也得到了升華。在維持秩序過程中,不免有個性、情緒因素相夾雜,但發生爭執后,謝庭杰總是以豁達、幽默相對,也就多了理解與包容,從而化解了矛盾。
想給孩子樹立一個好形象
報名加入防疫一線志愿者,謝庭杰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有三個孩子,老大五周歲,老二老三是剛兩周歲的雙胞胎,家庭壓力可是不小。妻子忙不過來,岳母過來幫忙照顧。每次核酸檢測忙碌完后,他便幫助家人分擔,同時在線上完成單位的工作。
謝庭杰告訴記者,做志愿者首要前提是保護好自己,不為防疫添亂,這樣也是為了保護家中老小。他家里有N95醫用口罩,他就多戴一層。家人也不乏擔心,但還是支持他。他也想給孩子樹立一個公益的好形象,五歲的女兒已經明白爸爸每天出去忙碌什么,潛移默化,孩子畫了一張“抗疫大白”的畫,送給了志愿者叔叔阿姨們,讓他非常欣慰。
謝庭杰不為這些天的勞累感到后悔,“社會曾經幫助過我,我們全家銘記于心,所以當我有機會為社會、為社區做點什么的時候,我義無反顧!”
如今,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廊坊的疫情已得到緩解。經過連日來的志愿者工作,謝庭杰又有了新的想法:“疫情發生后,首先站出來的是共產黨員,這點兒給我感觸特別深,等疫情結束,我要申請入黨!”
獨臂志愿者謝庭杰 獲“正能量特別獎”
本報廊坊電(燕都融媒體記者龐永力)在廊坊市安次區此輪疫情封城的40天里,一位因工傷失去右臂的志愿者忙碌在社區核酸檢測現場,他雨雪里的身影感動了很多居民。21日,廊坊市安次區“獨臂志愿者”謝庭杰榮獲“天天正能量特別獎”。
天天正能量的頒獎詞這樣寫道:風華正茂之年,他失去右臂,卻拒絕躺平。奔走于繁忙的抗疫現場,忍受著“幻肢痛”的酸痛脹麻;面對矛盾爭執,他以幽默化解。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千百倍的努力,他豁達樂觀,無怨無悔。因為受過幫助,所以義無反顧,身體殘缺的他,精神遠比常人更加富足。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燕趙都市報,授予謝庭杰“優秀抗疫青年志愿者”稱號并頒發5000元正能量獎金。人生無常,命運多舛,一心向陽的他,單手也能書寫出自己的人生。
21日下午,得知獲獎消息的謝庭杰告訴記者,自己只是在抗疫中做了應該做的事情,只是眾多奢求志愿者中的一個,并沒做什么,很平凡。他希望抗疫的支援精神能保留下來并不斷增強擴大,作為我們戰勝一切艱險的精神力量。
據悉,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公益開放平臺,聯合全國主流媒體在全國范圍尋找真善美、獎勵正能量。燕趙都市報是天天正能量在河北指定的合作媒體,所報道的多位新聞人物已獲獎勵。(燕都融媒體記者 龐永力 通訊員 呂艷靜 劉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