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筆者走進任丘市會戰道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發現濃濃的“家”文化,成了文明實踐的品牌。讓實踐所成為轄區居民的理論宣講之家、好人好事之家、志愿服務之家、文藝活動之家和社區治理之家,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是會戰道街道辦黨工委書記閆杰的工作格言。
“會戰道街道辦2019年成立,服務的基本是華北油田油區居民。這些人來自全國各地,我們常想,怎樣才能讓這些居民凝聚一心、團結在一起,形成社區治理新格局呢?”閆杰說:“經過深入調研和思考,我們決定打造文明實踐‘家’文化特色品牌,讓轄區居民找到家的歸屬感,促進油地融合。”
理論宣講之家,即吸納優秀黨員、法律顧問、百姓宣傳團等優秀人才,組建一支隊伍年齡成梯隊發展、專注領域各有不同的志愿者宣講隊伍;好人好事之家,即持續打造“會戰好人”品牌,完善集發現、評議、宣傳、禮遇“四位一體”的好人培樹機制;志愿服務之家,即建設“銀鈴先鋒在行動”“鄰里青伙伴”“愛心義診”3個規模較大的特色服務大隊。
2019年10月,任丘市被確定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縣(市)。目前,任丘市建成1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個鄉(鎮、街道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所、402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覆蓋率達100%。
網格包聯,打造“15米志愿服務圈”。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任丘市村(社區)實踐站依托黨組織架構成立志愿服務大隊,“網格化”構建、“精準化”對接,建立了下沉到每一戶的志愿服務體系。以志愿服務小隊長為“軸心”,以相鄰5戶人家距離15米為“半徑”,形成了環環相扣、息息相通的“15米志愿服務圈”。在今年全民核酸期間,任丘市實施封控政策,永豐路街道辦的河北藝藍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員工封控期間出不來,公司養殖場的800多頭牛沒人照顧。依靠“15米志愿服務圈”工作機制,包片的志愿服務小隊長及時向永豐路街道辦反映。街道辦先是為公司的核心員工進行登記管理,然后發放通行證,在保證員工兩點一線工作的情況下,公司得到了正常運轉。
2022年,任丘市舉行“學雷鋒、樹新風、攜手共建文明城”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儀式。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200余場次,開展公益講堂、“百姓隨手拍”、“迎冬奧、講文明、樹新風”等活動120余場次。全市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理論宣講、文化體育、衛生健康、慰問幫扶等1000余場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有效提高了群眾對文明城市創建的參與度和認同感,提升了群眾支持率和滿意度。
群眾需求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任丘市推進實施“我的微心愿”文明實踐活動,以“任丘文明實踐”App等新媒體,推行文明實踐活動定制化、工作項目化、供需網絡化管理和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媒體曬單工作模式。建立供需數據庫,按需定制、分類實施、條塊結合,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極大提高志愿服務網絡化、精準化和便捷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