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有花、四季見綠,主路潔、巷道凈,“美麗庭院”的門牌赫然釘在大門上……6月10日,記者走進石家莊市欒城區崔家營村,一幅美麗的新農村畫卷盡收眼底。誰能想到,以前這里是環境衛生臟亂差的“落后村”,村民們自嘲“風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
鄉村風貌的巨變,得益于志愿服務。崔家營村黨支部從志愿勞動入手,積極創新鄉村治理模式,逐步探索出廣大村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共同建設美麗鄉村的發展路徑。該村持續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培育人人積極奉獻的淳樸民風,夯實了鄉村治理根基。
“因為信任,大伙兒才選我當村黨支部書記,我必須為村里辦點實事。”崔家營村黨支部書記趙寶軍說。2018年換屆上任后,新一屆“兩委”班子從當時亟待整治的人居環境抓起,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最初的志愿服務隊伍只有班子成員5個人,定期堅持為村里打掃衛生、修剪花草。村委委員崔增中說:“剛開始被村民質疑‘作秀’,我們下定決心一定要堅持下去,做出一番成績來。”2018年冬天一場大雪后,這些班子成員沒有停止志愿服務,照例帶著工具走出家門清掃村里房前屋后的積雪。唰唰的掃雪聲傳到村民耳朵里,干勁兒十足的身影村民都看在眼里,做真事、真做事的決心得到村民的認可。大家紛紛拿出鐵鍬、掃帚加入熱火朝天的清潔村莊行動中。從那以后,主動參加志愿服務的黨員和群眾多了起來。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美麗鄉村人居環境建設中,崔家營村黨支部以“好支書”帶動“好班子”,“好班子”發動“好黨員”,“好黨員”聯結“好群眾”,“好群眾”共建“好民風”,成為模范“五好村”,構建起以黨建為引領、全民參與的志愿服務體系。崔家營村通過鄉村志愿服務這一有效載體,真正將社會治理觸角延伸到鄉村“最后一公里”。
按照自愿參與、全村覆蓋的原則,崔家營村建立起志愿服務制度,每月第一個星期日集中開展勞動,清潔村莊、美化家園。結合“為民辦實事”、月主題黨日活動和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持續推動志愿服務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黨員干部帶好頭、做表率,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村“兩委”班子成員積極組織,全村黨員干部以“我先干,你檢驗”的實際行動彰顯辦實事初心,帶動村民志愿參與勞動。
在黨支部引領下,崔家營村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形成了干群齊上扮靚家園的和諧場面。從黨員到群眾,從20多歲的青年到五六十歲的壯年,村民都自愿加入志愿服務中。志愿服務的活動內容也由在公共區域栽剪苗木、清理垃圾、修整破損街道,拓展至入戶幫扶,如排查天然氣泄漏隱患、幫助殘疾老人打掃庭院等,真正踐行了“人民家園人民建,人民家園為人民”的理念,美麗鄉村的新風貌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