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和19日,石家莊兩名志愿者分別在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三、第二醫(yī)院,成功為兩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捐獻了“生命的種子”——造血干細胞。據(jù)悉,他們是河北省第613、614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
90后的李躍騰來自石家莊新華區(qū),是一名個體經(jīng)營者。在2017年參加一次無償獻血活動中,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可以挽救別人生命,他主動留下血樣,加入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隊伍。
今年7月中旬,李躍騰接到石家莊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告訴他的血樣與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配型成功,并征求他是否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是大事,一定要捐獻。”李躍騰和家人商量后,很快達成了一致意見。隨后,他順利通過了高分辨檢測和健康體檢。
在同一時間,正定縣的王先生也接到了配型成功的電話,另外一名血液病患者正等待著造血干細胞移植。“非血緣關系的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率非常低,能配型成功,說明我們有緣分。”和李躍騰一樣,王先生沒有半點猶豫,答應一定捐獻。
對于王先生的決定,他的家人非常理解和支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8月13日,王先生來到河北醫(yī)大二院進行捐獻前的準備工作,“從打動員劑到采集,我沒有覺得有什么不舒服。”
“對于血液病患者來說,骨髓移植非常重要,但對我來說,捐髓就像獻血一樣,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兩名志愿者都表示,今后,他們將向身邊的親朋好友宣傳普及捐獻造血干細胞知識,呼吁更多人加入捐髓志愿者的隊伍,共同救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據(jù)介紹,石家莊市自2004年啟動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以來,已有4.98萬余名志愿者登記入庫,占全省入庫志愿者的30%,其中成功捐獻的志愿者達171例,占全省捐獻總數(shù)的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