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縣8萬余名志愿者活躍在大街小巷
暖心“志愿紅” 架起“連心橋”
“同學們,夏季在水邊玩耍,遇到有人溺水怎么辦?”“哪些同學會游泳,請舉手示意一下。”……
9月13日,廊坊市文安縣赤狐應急救援隊的十幾名隊員,攜帶救援設備,走進文安縣職教中心,為近1000名師生帶來了一場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防溺水講座。
防火防震防溺水,平平安安過暑假。今年暑期,在文安縣,類似于赤狐應急救援隊隊員這樣的專業(yè)志愿者們,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為當?shù)刂行W校送去各類安全講座20余場。
從搶險救災的“紅馬甲”,到安全講座的“宣講員”;從灑掃街道的“小紅帽”,到扶貧幫困的“暖心人”……如今,走進文安縣,總能看到一抹抹“志愿紅”活躍在大街小巷,釋放滿滿的“正能量”。
“楠楠,期末考得怎么樣?最近家里還缺啥不?”8月末,文安縣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的志愿者田艷花和其他二十幾名志愿者一道,開始了每個月末定期的扶貧幫困志愿活動。
家住趙各莊鎮(zhèn)劉張務村的蘭楠楠(化名)是他們走訪的第一家。今年9歲的蘭楠楠是一名孤兒,跟著年近90歲的祖爺爺、祖奶奶一起生活,家里的物質(zhì)生活雖不富裕,但孩子卻勤奮努力,學習成績一直不錯。
田艷花等志愿者得知蘭楠楠的情況后,就一直定期幫扶,給他送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為他剪指甲、洗衣服,陪他聊天談心。久而久之,每次志愿者們來看望,楠楠都非常開心,舍不得大家走,而志愿者們也早已把楠楠一家當作了自己的家人。
像這樣的暖心幫扶,在文安縣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的定期走訪中就有35家。“大叔,家里還短什么東西嗎?”“老姐姐,有啥煩心事別憋著,有需要隨時可以跟我們說。”……文安縣的志愿者們每月固定到這些困難群眾家中,送物品、送關(guān)懷,成為了這些困難群眾生活中的助力和依靠。
服務群眾文化生活,志愿服務唱主角。近年來,文安縣積極發(fā)揮群眾中的文化工作者作用,組織形式多樣的文化志愿活動,培養(yǎng)“熱心人”成為“志愿者”。志愿者盧和民就是這樣一位“熱心人”,他自幼喜愛看電影,更喜歡收藏電影。多年來,他收藏了包括《英雄兒女》《閃閃的紅星》在內(nèi)的紅色老電影,以及國內(nèi)外著名紀錄片、科教片共3萬部,利用業(yè)余時間為鄉(xiāng)親們免費播放。去年一年播放場次就達500余場,到場觀眾達數(shù)萬人次。
此外,結(jié)合志愿者的特長,文安縣還建立了包括武術(shù)協(xié)會、籃球協(xié)會、舞蹈協(xié)會、攝影協(xié)會等在內(nèi)的文化志愿服務隊伍。在志愿者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到了文化活動中去。
“一支志愿者隊伍,就是一道群眾的‘連心橋’。”文安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振華介紹,目前,該縣擁有18支專業(yè)志愿服務隊,2200余支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人數(shù)達到8萬余名,通過開展應急救援、扶貧幫困、文化宣傳、免費義診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持續(xù)不斷地為有需要的人送去溫暖與關(guān)懷。
今年,文安縣依托各個志愿服務隊伍,相繼開展了“情暖童心·青心相伴”“圓夢微心愿”“暖冬行動”等針對青少年的志愿幫扶活動,走進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心理疏導、康復訓練等志愿服務,共幫助150余名青少年;累計開展“寸草心愛老敬老行動”32次,為老人們送關(guān)懷、送溫暖,志愿服務時長達1700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