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邢臺市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以“志愿者+鄉賢能人”這一模式,為志愿服務工作注入了人才活水,并吸引了更多群眾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助力盤活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一盤棋”。
提起油坊鎮的文明實踐,宋宏偉可謂是當之無愧的“能人”?!敖鹋普{解員”宋宏偉扎根基層一線,多年來,他積極發揮黨員志愿者模范帶頭作用,廣泛吸收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信訪調解員、老黨員、新鄉賢等組織和人員,分別成立紅白事幫辦志愿隊、矛盾調解志愿隊,推行“金牌大柜”志愿服務項目,著力解決紅白事大操大辦、鄰里糾紛、家庭不和等一系列問題。幾年來,共解決百姓大事小情各類問題8000余件,調和化解矛盾糾紛1000余起,推動紅事新辦、喪事簡辦200余次,為百姓節約費用200余萬元,實現了轄區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維護了村子的和諧穩定,培育了良好的鄉風民風,成為全縣志愿服務大調解的“領頭雁”。
懷揣一顆“發揮余熱”的初心,63歲的許愛國加入了謝爐鎮“鄉賢文化志愿服務隊”,成為一名鄉賢志愿者。每個月,她都會抽出幾天回老家,和村里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吃頓飯,了解了解他們身邊有什么難事,邀請文藝志愿者表演節目,將國家方針政策通過快板、小品、相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送到鄉村百姓身邊。此外,她還與村內其他鄉賢積極參與村里的環境整治、文明創建、糾紛調解等工作,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能力,奏響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時代之聲”的交響樂。
生于1946年的趙立江,自幼酷愛文藝,練就了扎實的亂彈曲藝功底。2010年6月,為了傳承亂彈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村民業余文化生活,趙立江組織一班亂彈愛好者成立了清河縣亂彈協會,并擔任會長。自亂彈協會成立以來,趙立江就把自己居住的院子騰出來作為戲曲愛好者學習交流活動的場所,大家自編自演一些群眾喜聞樂見、內容貼近百姓生活的節目,宣傳惠民新政策,或者贊美農村新變化,讓群眾不出村就可以參與其中,滿足農閑時節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大院成了村里“移風易俗、鄉風文明”的源頭和舞臺,深受村民群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