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滄州市委統戰部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窗口,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以“專家服務團”為主體,組建“同心志愿服務隊”。通過主動對接創城包聯社區和社會服務需求,開展一系列“送醫藥上門”“送法律下鄉”“送政策到基層”活動,先后全方位開展社會服務活動66次,受益群眾2萬余人,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今年年初,市委統戰部按照全市統一部署,以創城任務為牽引,以服務社會為根本,充分發揮統戰優勢,組織全市各民主黨派、民族宗教界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中的170余名專家和熱心志愿者,組建“同心志愿服務隊”。按照專業領域,將志愿服務隊細化為醫療衛生(包括骨科、眼科、牙科、兒科、心內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等)、法律服務、教育文化、農林科技、心理咨詢、義務理發、慰問幫扶、文明宣傳等14個小分隊。每個小分隊由一名專家牽頭,實現服務項目的“專業化”。
志愿服務需要以滿足群眾需求為導向,通過分類開展社會服務活動,推動志愿服務做深、做細、做實。志愿服務隊成立以來,先后對接包聯社區和統戰工作聯系點,建立由街道辦(鄉鎮)、社區(村)負責人30多人參加的“志愿服務微信群”。在微信群中介紹服務項目、專家志愿者情況,實施“點餐式”服務。今年以來,同心志愿服務隊先后走進5個社區、4個村、2個養老院開展系列活動,使志愿服務活動真正走進群眾“心坎兒里”。同時,圍繞服務百姓民生、助力滄州創城,每季度確定一個主題,先后開展“迎盛會、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大運河文化帶“愛心獻運河”志愿服務項目,以及市民素質提升、文明交通行動等服務活動,實現服務項目精準化、社會化。
針對老年人相對集中、一些服務項目長期有需求的社區(村),市委統戰部在推進服務常態長效上下功夫。在大化社區、滄縣風化店鄉南顧屯村先后建立“同心志愿服務驛站”,作為社區(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的補充,對群眾需求集中的項目,安排專家每周定期到場服務。截至目前,已連續6周每周六組織活動,真正搭建起服務群眾的“連心橋”,使志愿服務更加便民、更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