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4月4日,河北省紅十字會在河北省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廣場舉行了“生命·遇見”為主題的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追思歷年來的遺體和器官捐獻者。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省共登記遺體、器官、組織捐獻志愿者已達26萬余人。
上午10時許,伴隨著河北醫科大學學生齊聲詩朗誦《用愛延續生命的美麗》,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家屬、器官移植受者與來自遺體接受工作負責同志及大學生志愿者、OPO負責同志、協調員及醫護人員、省、市紅十字會的代表,齊聚雙鳳山陵園河北省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廣場,面向紀念碑鞠躬、敬獻鮮花,共同緬懷逝者,寄托對捐獻者的無限哀思和奠念之情。
“2019年的春天,我遇見一名年僅30歲的腦外傷患者,捐獻前最后一次探視環節,他的父親沒有去探視,語氣堅定而又鄭重的那句‘能用啥就捐獻啥吧,讓他不白來世一趟’,當時我的雙眼就模糊了。時光茬苒,我經歷的100多例愛心事跡歷歷在目。回顧往日的每一例捐獻者,一次次生命音符的跳躍,都是難以抗拒的心靈呼喚與奉獻。”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孟慶栓講述了感人的捐獻故事,感動于他們的無私大愛,并向遺體器官捐獻者及家屬致以崇高的敬意。
“日出東方西邊落,人拌夕陽步歸宿。生老病死乃常態,壽命各異有盈縮。赴死戰場猶幸存,邊疆歲月未蹉跎。兢兢業業鮮成就,捫心自問無愧作。更喜良緣終身伴,相依為命共苦甘。子女接受新理念,認同爹娘再奉獻。高齡耋耄越古稀,志愿身后雙捐軀。紅十字會中轉站,迎迓遺體益醫患。”遺體捐獻者家屬劉慶豐讀的一封遺言感動了現場的所有人。“我的父母都是黨員,早在三十多年前,他們就表達過捐獻遺體的愿望,想為醫學教學、科學研究或幫助他人生命的重生貢獻微薄的力量,現在,我們兌現承諾了。”
楊宇是器官移植受者,器官移植前,他因尿毒癥備受折磨。“是捐贈者無私的捐贈,使我又獲得了第二次生命,衷心感謝器官捐獻者的大愛,是他們讓我們的生命之花,重新絢爛綻放。2019年,我跟隨他們的腳步,也登記成為遺體捐獻志愿者,希望可以用自己的螢螢之光照亮他人的生命!”楊宇感激地說。
河北醫科大學學生詩朗誦《用愛延續生命的美麗》,表達對捐獻者的崇敬和懷念。最后,志愿者代表為捐獻者敬獻花籃,全體人員依次走到紀念碑前,向奉獻人間大愛的遺體器官捐獻者敬獻鮮花,共同緬懷這些默默無聞卻高尚偉大的捐獻先行者。活動現場還設置“生命教育主題展”,進一步傳播“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此外,全省各級紅十字將持續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緬懷追思遺體器官捐獻者。
據了解,隨著公眾對公益奉獻的認同和理解,越來越多的民眾選擇加入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的行列,河北省登記器官遺體捐獻的志愿者也逐年上升。截至目前,全省共登記遺體、器官、組織捐獻志愿者26萬余人,累計成功實現遺體捐獻67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