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胡麻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立以來,始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牢固樹立全鎮“一盤棋”思想,黨委統籌、系統推進,致力于打造“五心”服務品牌,積極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助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提質增效。
講身邊事,助思想入心。聚焦黨的政策理論、群眾身邊好人好事、黨員先鋒模范等內容,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作用,堅持思想引領,面向不同群體開展宣講,推動“好聲音”入腦入心。組織黨員干部集中宣講黨員先鋒模范;依托道德講堂,集中宣講好人好事,用身邊事影響身邊人;依托婦女之家,集中宣講反家庭暴力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組織“蒲公英”宣講隊進組入戶、深入田間地頭,說家常話、講富民政策,真正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今年以來,共開展宣講32場次。通過宣講,增強了群眾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堅定了他們用好富民政策、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解心頭事,以行動暖心。堅持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將為民辦實事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發力點,用最貼心的服務回應群眾期待,讓群眾暖心。針對行動不便人群,組織志愿服務隊開展送醫上門服務,特別是對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等病人定期組織醫護人員進行義診,做好健康跟蹤管理;針對困難人群,積極聯系基金會,及時進行醫療救助、突發事件救助、子女入學等服務;針對留守兒童、青少年,依托兒童之家,開展作業輔導、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今年共幫助群眾解決實事200余件,受益群眾320余人。
演百姓事,用文化潤心。在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指導下,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合唱隊、舞蹈隊、讀書隊,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為切入點,突出厚厚的“民俗風”、釅釅“鄉土味”、濃濃的“農民情”,通過舉辦民間花會、廣場舞大賽、農民讀書節、村民晚會等活動,演百姓自己的節目,講百姓身邊的故事,充實了群眾的精神世界,展現了新時期農民的精神面貌和別樣風采。今年共舉辦廣場舞大賽3場、民間花會5場。
評先進事,樹標桿凝心。以培樹文明新風為根本,在全鎮范圍內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在群眾中樹立道德標桿,以榜樣力量引領社會風尚,凝聚人心。今年共評選“十優黨員先鋒”1人、美麗庭院210個、五好家庭16個、好公婆8人、好兒媳8人,十星級文明戶80個。“好人現象”引發“好人效應”,通過典型帶動,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凝聚村民合力,讓個體自發向善行為逐漸成為村民普遍自覺的道德實踐。
辦公道事,讓群眾放心。為提高鄉村治理能力,培育優良鄉風民風,胡麻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河東村率先建立全縣第一個“道德積分”制度,并在全縣推廣。“道德積分”機制運行7年來,共記錄各類好人好事152件,不良行為9件,在全體村民中形成了強烈的認同感。群眾主動做好人好事,自覺抵制歪風邪氣;鄰里之間互幫互助蔚然成風;孝敬老人、夫妻和睦、勤勞致富成為新風尚,河東村因此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同時,結合村情實際,從精神文明建設、社會公德、村風民俗、社會秩序、團結干事等方面制定村規民約,規范約束群眾行為。為保證村規民約符合村情實際、尊重群眾意愿、有執行力,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定期組織全體村民召開會議,定期對村規民約進行討論修改完善,真正把村規民約完善為村民共同認可的“公約”,助推新時代文明風尚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