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記者從召開的“優化營商環境,共建文明承德”首場發布會上了解到,自2011年承德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已經連續四屆保持提名資格。多年來,承德市委、市政府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推動承德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工程”、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工程”、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和最美城市形象的“品牌工程”,制定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推進全民全員全域創建,推動城鄉面貌、基礎設施到環境衛生、公共秩序再到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質均實現了從“面子”到“里子”的較大提升。
承德始終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創建理念,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著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把為民利民惠民的本質要求貫穿于文明城市創建全過程。
創建體制機制健全高效。將精神文明建設納入承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成立創城指揮部,每年圍繞聚焦關鍵短板和薄弱環節研究制定“靶向性”工作方案,逐步構建起“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各級各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探索形成了“組織領導、考評督查、表彰獎勵、投入保障”四項精神文明建設保障機制,出臺《承德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年度考核辦法》,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承德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推動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實現有章可循、德法并進。
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日益完善,高速路網更加“四通八達”,高鐵、機場相繼投用。全市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054個,完成裕華路市場改造升級、新建藍島便民市場,建設“口袋公園”101個,新改建公交候車亭119個、公廁120座。
社會公共秩序更加規范。針對群眾普遍關注和反映強烈的飛線治理、集貿市場、流動攤販、交通秩序、環境衛生、不文明養犬、小廣告等突出問題,在全市持續開展十五項治理提升行動,努力提升城市精細化規范化常態化管理水平。大力實施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優質服務等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工程,窗口單位深化文明行業創建推動文明優質服務質效提升,低碳生活、綠色出行、光盤行動、垃圾分類不斷引領社會新風尚。
志愿服務蓬勃發展蔚然成風。全市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各縣市區創新形式載體,志愿服務隊伍持續壯大、志愿服務活動蓬勃開展。目前注冊志愿服務組織3414支、注冊志愿者人數達49.83萬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堅持每年一個主題,推動“志愿服務全民參與”“文明承德·志愿有我”等主題活動持續廣泛深入開展。2020年以來,組織市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駐承部隊與社區農村結對幫建,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深入開展理論宣講、環境治理、文體活動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努力打造務實為民服務新平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持續提升。2020年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稱號。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塞罕壩精神”進校園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文明禮讓我先行”“文明餐桌我做起”“不文明行為我勸阻”等文明實踐活動,不斷完善學校、家庭、政府、社會協同育人體系,持續深化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加強未成年人活動陣地建設,搭建關愛和保護未成人健康成長的工作平臺。
下一步,承德將立足便民利民精細化、惠民為民常態化,扎實開展好“優化營商環境、共建文明承德”系列文明實踐活動,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和成效,踐行好“以人民為中心”的創建理念。
發動全民參與系列文明實踐活動。圍繞提質提效文明服務、打造信用承德品牌、美好家園共建共享、文明風尚全民參與、群眾文藝大眾健身、文明風采禮儀故事等六方面內容,精心設計活動載體、創新形式豐富內容,扎實推進窗口服務單位提質提效,文明執法常態長效,誠信缺失專項治理。開展好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養犬,文明街巷、樓道、小區創建及“文明我積贊”“文明隨手拍”等23項文明實踐活動,組織好最美警察、最美環衛工人、最美出租車司機、最美公交駕駛員等20類文明典型評選活動,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優化公共環境秩序,在推動全民參與、共建共享中不斷提升群眾參與度和滿意度。
堅持為民利民惠民持續推進創城實事落實。繼續加大老舊小區改造、空中飛線治理、農貿市場提升、改善環境衛生、優化公共秩序、文明優質服務等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工程推進力度,同時作為旅游城市強化管理、強化服務、強化全市各行各業執法隊伍建設,對各級執法人員進行全員培訓,全面普及文明執法理念,不斷加強對文明執法、停車秩序、交通秩序、農貿市場、不文明養犬、城市小廣告等重點難點問題的規范治理,全力創建既干凈整潔、服務優質、文明有序、和諧宜居,又有人情味和煙火氣的城市,切實讓廣大市民群眾有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