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嬌美如畫,咱也唱一唱,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8月21日,在曲陽縣燕趙鎮燕趙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的“身邊榜樣”宣講會上,“新時代保定好青年”趙成寶正在表演快板。“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講黨的理論政策,這種形式群眾易學、易懂。”燕趙村黨支部書記韓玉桃說。
去年以來,曲陽縣委宣傳部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誰來講、如何講、在哪講”的問題,按照內容集匯、人才集萃、方式集約、群眾集中模式,打造群眾喜聞樂見的“宣講大集”活動品牌,讓基層理論宣講走深走實。截至目前,全縣已開展各類宣講活動6200余場,“宣講大集”活動品牌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聚焦“誰來講”,構建成體系、有品牌、可管理的宣講隊伍格局。按照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社情民意熟、宣講經驗足的標準,廣泛吸納各領域宣講人才,構建“9+2+N”宣講隊伍體系。“9”即組建縣委宣講團、理論骨干宣講團等9個宣講團;“2”即組建文藝輕騎兵宣講隊和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N”即從鄉賢、教師、學生、退役軍人、網紅主播等能說善講的宣講人才中,發展多名百姓宣講員。截至目前,體系內宣講成員達1200余名。曲陽縣委宣傳部建立健全了宣講隊伍檔案和數據庫,打造群眾“點單”、鄉鎮“接單”、縣委宣傳部“派單”的送理論進基層模式,推動全縣宣講隊伍常態化、高效化、長效化運轉。圍繞“宣講大集”活動,各鄉鎮推出“紅色故事”志愿服務宣講隊、“向陽花”宣講隊、“追夢人”巾幗宣講團、“大槐樹下”板凳課堂等特色品牌,全縣上下形成“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生動局面。
聚焦“如何講”,創新方式方法,注重把握分眾化特點,增強宣講的吸引力、感染力。通過講演、戲曲、快板等文藝形式,以小切口宣講大道理、把書面語變成家常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真正讓宣講“活”起來、“動”起來。依托獨有的地域文化,打造了雕塑、定瓷、書法等多種門類的文化名家工作室,對全縣文化名家工作室領銜人進行宣講培訓,組織他們利用文化名家工作室這一公共文化空間,開展多種形式的宣講活動。開展“百位名家進百村”活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龐永輝、高英坡等百位曲陽籍本土文化名家走進農村,講政策、傳精神、送文化、話發展,讓群眾坐得下、聽得進。
聚焦“在哪講”,積極打造多維度、立體化、全方位宣講陣地。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圖書館、文化館、農家書屋等公共文化場所,作為群眾學理論、講理論、用理論的優質平臺,定期組織宣講人員授課開講。把小區活動室、村民政務服務大廳改造成便民服務的“紅色驛站”,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構建以88家政務新媒體為主體、268家自媒體為基礎的傳播矩陣,把網絡傳播平臺作為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的重要陣地。在曲陽融媒、曲陽發布、網信曲陽等平臺,開辟專題專欄,多層次、廣角度開展理論宣講,打造全媒體傳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