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區常態化開展各類主題實踐活動
文明實踐“沉”下去 時代新風“火”起來
11月22日,在曹妃甸區唐海鎮濱海街社區,志愿者向居民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阿姨,您知道電熱水器咋用最省電嗎?”“大爺,想知道節約用水的小妙招嗎?”“小朋友,出門之前要檢查哪些電器沒關?”……11月13日,曹妃甸區希望路街道南港新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以“反對浪費、崇尚節約”為主題的宣傳宣講活動,身著紅馬甲的社區志愿者通過發放傳單、現場提問、講解知識等方式,引導居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養成節約好習慣,共同營造建設節約型社會良好氛圍。
“文明實踐只有‘沉’下去,時代新風才能‘火’起來。”曹妃甸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趙海濤說,近年來,曹妃甸區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不斷創新志愿服務方式方法,常態化開展各類主題實踐活動,讓陣地建設“接地氣”、志愿服務“揚正氣”、特色品牌“聚人氣”,推動城鄉居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穩步提升。
●創新服務模式,陣地建設“接地氣”
鋼琴演奏、歌舞練習、電子書法創作、非遺工藝品傳承……11月17日上午,曹妃甸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熱鬧非凡,時而琴聲悠揚,時而歡聲笑語。居民們在這里盡情享受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帶來的實惠。
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就要延伸到哪里。目前,曹妃甸區已建成1個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個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77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為讓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接地氣”,曹妃甸區探索實行“一二三”點線面服務模式。
“一”,即依托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志愿服務一個“核心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一規劃、協調指導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通過建好管好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康推進與體育服務“五大平臺”,推動傳播黨的創新理論、開展特色服務、豐富群眾生活、弘揚文明新風“四項工作”落地生根。
“二”,即運用“互聯網+網格服務”思維,拓寬志愿服務“兩條線”。注重與新媒體相融合,推動曹妃甸區融媒體中心“兩微一端”開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板塊,實現手機終端一鍵登錄即可查看活動信息,并結合“學習強國”與廣電網絡兩大平臺實現對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全方位宣傳報道。同時,注重與基層治理相融合,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延伸至網格,打造“黨支部+網格員+居民小組”三位一體志愿服務力量,提供貼心服務,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三”,即改變志愿服務方式,創新推行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志愿力量、機制保障“三種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志愿服務覆蓋面。著眼于曹妃甸區工業企業多、人口流動性大的特點,以現有陣地為基礎,輻射延伸至全區的園區、廠區、校區等,探索人群全覆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模式;以區志愿服務總隊、鎮(街道)志愿服務支隊為牽引,統籌管理全區志愿服務團隊,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動力伙伴”;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宣傳推廣、聯動管理、品牌培育、綜合考評等新時代文明實踐“五項制度”,確保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上聯下通、左右協同、保障有力。
●樹典型、優管理,志愿服務“揚正氣”
11月13日,唐山市2023年11月份第二期“周文明標兵”名單公布,曹妃甸供水有限責任公司水質分析員楊舒暢、北京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教師劉悅榜上有名。
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咋就成了“文明標兵”?“依托唐山市打造的志愿服務活動品牌,我們積極推動‘文明標兵評選’,努力營造人人學習‘文明標兵’、人人崇尚‘文明標兵’、人人爭當‘文明標兵’的濃厚氛圍。”趙海濤給出答案。
以唐山市“文明標兵”評選機制為基礎,曹妃甸區通過組織推薦、群眾推薦、個人自薦等方式,廣泛開展最美志愿者、道德模范、文明標兵、身邊好人等評選表彰活動,樹立文明典型。
讓“文明標兵”的影響力轉化為點亮社會的“志愿紅”,曹妃甸區將“文明標兵”吸納到志愿服務體系中,讓他們在基層中走在前、干在先,特別是在城區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扶幼助老等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讓“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爭當志愿者”在全區蔚然成風。
“過去,村里紅事請歌舞、白事吹喇叭,婚喪嫁娶都講排場。現在,有了紅白理事會,志愿者面對面講、大喇叭播,倡導大家新事新辦,紅白事從簡。這樣,不光人情擔子輕了,大家的關系也更和諧了。”曹妃甸區九農場李家房子村老黨員劉佳光說,紅白理事會已成為該村最受村民歡迎的組織,誰家有紅白事,第一個通知的就是紅白理事會,志愿者們總會把事情辦得圓滿妥當,讓大家既滿意,又不破費。
隨著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如何管理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曹妃甸區建立“志愿曹妃甸”信息平臺,實行志愿者、志愿組織網上登記注冊,為志愿服務工作部署、隊伍管理、資源調配提供大數據支撐。同時,建立“互聯網+志愿服務”時長記錄機制,對志愿服務工作進行在線管理、考核考評,讓志愿服務有跡可循、有據可查。目前,曹妃甸區有各類志愿服務組織130余個、志愿者54244人,實現全區域覆蓋,真正做到“群眾在哪里,文明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
10月12日,曹妃甸區唐海鎮麗景盛園社區志愿者為居民宣講黨的創新理論。
●豐富活動載體,特色品牌“聚人氣”
歌曲《桃葡水鎮幸福長》、快板舞《幸福九場 魅力新顏》、朗誦《你要寫唐山》、小品《喂!你有卡嗎》、合唱《共筑中國夢》……9月20日,曹妃甸區雙井鎮、九農場聯合舉辦以“歌頌祖國、喜慶豐收”為主題的“秋季村晚”。
“臺上就有村里的熟人,演的就是莊稼戶身邊的事兒。”看完演出,村民們高興地說,參與演出的不僅有基層文藝工作者,還有來自村里的“草根演員”。
群眾想看啥,臺上就演啥,一場場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在“家門口”精彩上演的背后,是曹妃甸區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和文化工作的有機融合。
以“融合創新、志愿引領、突出特色”為思路,曹妃甸區著力打造一支從群眾中來、有文化特長、有主人翁精神、能夠扎根群眾的文化志愿服務隊伍。
2019年以來,曹妃甸區依托燕趙志愿云服務平臺,吸納文藝行業協會、民間文藝團隊、文化愛好者等成為會員,不斷壯大文藝志愿服務隊伍。目前,全區文藝志愿者逾萬人。
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雙爭’有我——舞動河北”等10多場比賽活動,曹妃甸區第六屆戲劇節、“憶長征”情景劇演出等主題文化文藝活動80余場,“七彩曹妃甸”文化活動年均開展300余場次……曹妃甸區依托文藝志愿服務隊伍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品牌活動。
為達到“聚人氣”目的,曹妃甸區著眼解決群眾現實需求,積極開展以“讓我的愛陪伴你”“困境兒童微心愿”等為主題的鄰里守望、關愛幫扶、慰問走訪活動。同時,倡導典型示范效應,發動幫扶責任人、致富能手、種養大戶等開展“傳幫帶”志愿服務活動,通過“法律進鄉村”、網絡教室等渠道,講授健康、法律、致富興業等相關知識。
與此同時,曹妃甸區還聚焦助力基層鄉村治理,以及村(社區)公共事務管理,通過舉辦文明家庭宣講會、道德模范故事會等,引導志愿者調解家庭矛盾、鄰里糾紛,評議、勸導不文明現象,當好基層治理好幫手,激勵人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