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底蘊與靈魂。
今年以來,石家莊市堅持把開展“我是文明市民、要為城市爭光,我是燕趙兒女、要為河北爭氣”活動作為塑魂育人、培育文明的重要抓手,突出示范引領、強化教育引導、注重實踐養成,讓“城市是我家,我愛石家莊”的理念深入人心,著力凝聚奮發奮斗奮進力量,營造向真向善向美氛圍,為打造讓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厚植文明沃土、匯聚文明力量。
突出典型示范,帶動見賢思齊
11月29日6時30分,石家莊市新華區天翼路上的“雪中炭愛心粥屋”,好幾個環衛工人在吃早餐。“大冷的天,能吃上頓熱乎飯,心里可暖和哩!”每次干完活,環衛工人劉淑杰都來這里喝一碗熱乎乎的粥。
2020年5月,石家莊市民劉文江創辦了這家愛心粥屋。“有一次看到環衛工人坐在路邊就著水吃涼饅頭,我心里特別不是滋味。”劉文江說,他和幾個熱心公益的朋友籌錢創辦了這間愛心粥屋,每天為周邊環衛工人和困難老人提供免費早餐。
今年,劉文江被評為第八屆石家莊市道德模范。他的善行義舉產生了帶動效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愛心粥屋。截至目前,愛心粥屋累計收到近8萬元愛心物資,參加服務的志愿者有8000多人次,提供免費早餐15萬人份。
榜樣有無窮的力量,典型是最好的教材。
在“雙爭”活動中,石家莊大力開展文明市民、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等一系列典型培育,讓先進模范不斷涌現,在全市形成好人輩出的濃厚氛圍。
今年以來,全市共選樹石家莊市文明市民五批次91人,其中6人當選“中國好人”,11人當選“河北好人”;選樹第八屆石家莊市道德模范20人,2人被評為河北省道德模范;推出市級“新時代好少年”20名,其中5人榮獲省級好少年、1人入選“全國好少年”。
資助60多名寒門學子的企業家、幫扶90余名貧困兒童的兒科醫生、多次救人于水火的退役軍人、搶險救援沖在前的消防員、撲在基層為民解難的社區書記、20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公公的孝順兒媳……這些先進典型來自各行各業,他們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用自己的點滴付出為石家莊增光添彩。
為教育引領廣大市民見賢思齊、爭光爭氣,石家莊市還開展了“‘雙爭’聚力 奮進同行”——石家莊市“文明榜樣說”主題展示活動,讓不同行業、不同群體都能學有榜樣、行有示范。
在鹿泉區上莊鎮,堅持義務宣講30余載的杜明庭、為民解憂的90后社區書記王玉婷,將凡人善舉娓娓道來;在橋西區紅旗街道,從一名快遞小哥成長為省技能大賽冠軍的谷聰等先進典型,分享他們的堅守和拼搏……
一個個扎根基層、默默奉獻的身邊榜樣,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加強教育引導,培育文明風尚
“集體婚禮莊重神圣、新穎簡約,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紀念。”10月1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式集體婚禮在石家莊文化廣場舉行,身穿中式禮服的20對新人,在親朋好友見證下喜結連理。
為號召廣大市民“婚事新辦、喜事簡辦”,石家莊市以“文明婚俗 為愛減負”為主題舉辦集體婚禮,培樹健康文明、簡約適度的婚俗新風。
文明婚俗只是石家莊倡導文明新風的一部分。今年以來,該市深入開展“石美如畫 文明萬家”移風易俗系列宣傳活動,積極倡導勤儉節約、孝老愛親等文明新風。
鹿泉區每個村都制定了村規民約,“約”出農村好風氣;藁城區村村建立紅白理事會,商議制定婚喪禮俗倡導性標準;元氏縣評選“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兒媳”,以樹立典型、講述家風故事的方式成風化俗……一系列有力舉措破除陳規陋習、厚植新風正氣,淳樸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風吹遍城鄉。
社會風尚重在培育,文明行為貴在堅持。
“遛狗不拴繩的基本沒有了,孩子在戶外玩耍再也不用擔心了。”11月26日,家住長安區上東城小區的賈宏宇陪著6歲的女兒,在小區廣場上開心地跑來跑去。
上東城小區的改變,得益于在全市開展的文明養犬進社區宣傳行動。該市通過在社區設立犬只登記便民服務點、開展寵物義診、免費發放狗繩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文明養犬意識。
今年以來,石家莊以深入推進“雙爭”活動為載體,持續強化文明教育引導,廣泛開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行業等十大文明行動,在全體市民中倡導文明行為、培養文明習慣,潛移默化提升市民整體文明素質。
此外,還持續開展“凝聚‘雙爭’力量,誠信你我同行”誠信燕趙行和省會高質量發展信用領跑行動,進一步擦亮“誠信石家莊”品牌。在中小學生中廣泛開展文明實踐“五個一”活動,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組織開展“‘雙爭’有我 德潤萬家”2023年石家莊市家風節活動,通過舉辦善美家風展、善美家風故事匯、經典家訓家書誦讀等一系列特色活動,弘揚家庭美德、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
推動文明實踐,積聚向善力量
“志愿者經常幫我洗衣服、拆洗被褥,真暖心。”提起村里的“愛心洗衣驛站”,井陘縣上安鎮白王莊村的王鳳清老人贊不絕口。
為解決全村百余名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洗衣難”問題,今年5月,白王莊村村“兩委”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立“愛心洗衣驛站”,配備洗衣機、晾衣架、洗衣液,招募20名巾幗志愿者,定期為老人孩子清洗衣物。
像這樣的驛站,在井陘縣有42個。該縣根據實際需要,建立有特色、接地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小驛站”,開展洗衣、理發等活動,把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群眾的家門口。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石家莊依托全市2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6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478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900余支各類文明實踐隊伍,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清潔家園、文明引導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在“雙爭”活動中,石家莊堅持打造鮮花送雷鋒、黨員志愿服務日、“‘雙爭’有我 周四有約”文明乘車等一批具有石家莊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品牌,帶動廣大市民積極奉獻愛心、踐行文明生活方式。
每月第一個周六,全市企事業單位黨員志愿者,在公園廣場、居民小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滹沱河沿岸,2000名志愿者輪流巡護,保護石家莊母親河良好生態;公交地鐵站里,志愿者義務指路、扶老攜幼、維護秩序,讓游客感受到石家莊的溫暖……
為把志愿服務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石家莊建立健全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月發布機制,結合鄉村振興、平安建設、環境保護、垃圾分類等重點工作,圍繞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所需、所困、所急,定期謀劃一批活動效果好、受群眾歡迎的志愿服務項目。
“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筑牢老人安全網”“‘益’起來,愛環境”“志愿紅助診”“冬至老少樂 暖心鄰里情”……在石家莊志愿服務網、“志愿石家莊”微信公眾號上,每月都會發布一批志愿服務項目信息,引導廣大市民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投入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營造“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的良好社會風尚。
社會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
截至目前,石家莊市注冊志愿者178萬人,注冊志愿服務組織12萬多個,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不斷積聚,文明的火種溫暖著整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