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在館陶縣東寶村文化廣場上,縣“惠民實踐團”宣講小分隊為村民宣講黨的創新理論。結合群眾需求,館陶縣組織專家學者、理論宣講骨干開展進機關、進學校等“六進”活動,并組織宣講員錄制“黨課開講啦”等微宣講視頻,擴大理論宣講覆蓋面,推動理論宣講走深走實。
今年以來,邯鄲堅持“月月有主題、周周有宣講、場場有服務”,深入開展“惠民實踐團”聯動宣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潤澤人心。截至11月底,全市開展示范聯動宣講2.6萬余場,受眾140萬余人次。
魏縣開設名嘴講堂、草根講堂、巾幗講堂等“六大講堂”,組織百名理論宣講專家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進城鄉社區、進校園、進兩新組織、進網站,結合群眾身邊典型和鮮活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增強理論宣講吸引力、感召力。截至目前,累計開展線下理論宣講355場次,線上推出相關融媒體產品60條。
肥鄉區把“大講堂”與“小板凳”相結合,根據不同行業、領域群眾理論需求,拓展宣講陣地,把黨的創新理論同群眾生產生活變化緊密聯系,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該區整合教育、衛健、司法等部門優秀宣講力量,成立“青年宣講團”“巾幗理論宣講志愿者”等多支宣講隊伍,開展分眾化、互動化、全覆蓋宣講,讓宣講接地氣、聚人氣。
復興區結合“雙爭有我”“家風故事匯”等活動,組織宣講員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農家書屋、文化廣場等地,結合健康義診、法律咨詢等志愿服務,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黨的創新理論,解讀惠民政策,以服務暖民心,以理論聚民心。截至目前,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基層宣講1000余場次。
大名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陣地,進行差異化、分眾化宣講,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擦亮“理響大名”宣講品牌。今年以來,組織骨干宣講員開展理論宣講1800余場次。
邱縣組織縣級理論宣講骨干走進機關、社區、農村等地,根據不同受眾特點開展理論宣講。用好社區“小板凳課堂”、微信矩陣等載體,開展送學送課到基層,將黨的聲音傳遞到千家萬戶。
曲周縣組建“紅馬甲”“小馬扎”巡回宣講小分隊,走進公園廣場、企業車間、田間地頭,為基層干部群眾開展理論宣講。同時,結合群眾要求,聯動開展“三下鄉”、便民志愿服務等活動。今年以來,累計開展“惠民實踐團”聯動宣講800多場次,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頭腦、優質資源下基層、便民服務惠民生。
成安縣組織文化名家走進社區、農村,為群眾送上公共文化服務的同時,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群眾身邊。今年以來,該縣打造了13家文化名家工作室,持續開展理論宣講、公益講座等活動,讓文化名家工作室成為理論宣講新課堂。截至目前,已開展文化宣講120余場,服務群眾3萬余人次。
把理論宣講與農技服務相結合,邯山區農業農村局組建“土專家”“田秀才”農技宣講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向農民群眾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和先進農業技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