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記者從衡水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衡水高新區按照“四個聚焦、四個著力”的工作思路,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走深走實。
聚焦改善人居環境,著力推進公共環境綜合整治。該區順應廣大群眾對良好人居環境的需求,實施5項整治行動。環衛保潔深度整治方面,在做好主次干道精細化清掃作業的基礎上,加強20多條小街巷的深度清潔,先后清理無主垃圾雜物300余立方米,做到保潔全天候、清掃無縫隙、作業全覆蓋。小廣告專項整治方面,發動各方力量對轄區內主次干道、小街巷、公園等區域的小廣告、亂貼亂畫亂涂進行全面清理,清理小廣告8000余處。學校周邊環境整治方面,對衡水市新華小學等校園周邊進行環境整治,整治路面500余平方米,安裝路燈5盞,施劃非機動車輛停車位60個。市容秩序專項整治方面,對沿街門店存在店外經營等情況及時處理,引導流動商販進市場經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組織大麻森鄉、蘇正管理服務中心所有村莊通過環境整治擂臺賽,對村莊柴草堆、垃圾堆以及村莊內外、庭院內外、道路沿線、溝渠坑塘環境衛生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全方位提升村莊顏值,清理垃圾6800余立方米,整治坑塘200個。
聚焦提升城市品質,著力推進基礎設施改造提升。該區先后對西區永興路等20多條道路的部分路段進行全面改造提升,實施路面硬化、雨污分流等系列工程。2023年以來,創業路等14條道路及雨污管網建設竣工,硬化路面12.8萬平方米,建設雨水收集溝3000余米,鋪設雨污管網2000余米,改造便道6萬余平方米等。同時,對6條背街小巷開展整治,完成瀝青罩面8000余平方米,施劃停車位800余個,增設路燈60余盞。
聚焦深化為民服務,著力推進便民利民惠民工程。該區堅持以人民群眾滿意度作為評價標準,解決民需民盼,提升民生福祉。在5個小區建成社區食堂,以衛生實惠的飯菜、貼心周到的服務,不斷滿足居民的就餐需求。為方便市民生活,促進就業增收,在不阻礙交通、方便居民出行的路段,建設7個“微市場”,提升城市“煙火氣”。對東安小區等老舊小區破損路面、便道等市政設施維護整修,施劃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位1100余個,硬化路面1.2萬平方米。針對陽光花城小區群眾用水難題,組織實施自來水整體改造工程,更新管網4100多米,安裝無負壓供水設備1套,解決1100戶居民吃水用水難題。
聚焦弘揚社會新風,著力推進文明和諧新區建設。該區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鑄魂,通過多種載體打造文明和諧新區。依托全區30多個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通過黨員示范作用帶動居民群眾廣泛參與,通過開展“訪千樓進萬家”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營造“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的濃厚氛圍。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我是文明市民、要為城市爭光,我是燕趙兒女、要為河北爭氣”系列活動500多場次,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精氣神。培樹先進典型。為凝聚榜樣力量,引導全區廣大干部群眾見賢思齊,積極篩選推薦各行業各領域先進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