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王麗在衡水心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與前來咨詢的孩子一起進行心理沙盤游戲。省婦聯供圖
2024年“三八”國際婦女節,祝福如約而至,榜樣再次閃耀。
3月3日,全國三八紅旗手名單揭曉,河北省10名優秀女性榜上有名。與此同時,我省評選出10名河北省三八紅旗手標兵、140名河北省三八紅旗手,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引領激勵廣大婦女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從科技創新前沿到鄉村振興一線,從家庭社區到競技賽場……在廣闊的舞臺上,“她力量”向陽生長,“她光芒”盡情綻放。各行各業的巾幗奮斗者乘風破浪,以特有的柔韌成就不平凡的業績。
勇闖科研“無人區”,她們一直向前
大眾眼中,金剛石是寄托美好情感的璀璨鉆石,而在蔚翠眼中,它是性能優越的終極半導體材料。
從遨游太空的“神舟”、閃耀星空的“北斗”,到人們日常所用的手機、新能源汽車,都離不開半導體器件。正是這些器件,讓大國重器、智能設備耳聰目明、千里傳音。
“金剛石是實現大功率射頻器件和高靈敏量子探測器件的終極半導體材料,也是新一代電子器件發展的科技前沿和必爭之地。”蔚翠說。2011年博士畢業后,她進入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重點實驗室,全身心投入金剛石研究。
國內金剛石半導體研究起步較晚,蔚翠組建團隊時,幾乎沒有經驗可以借鑒,且面臨著眾多世界級難題。“這條路很難,但我們抱定決心,在金剛石領域絕對不能再落后。”
查資料、定方案、反復進行對比實驗……從零開始,十幾年里,蔚翠帶領團隊先后攻破了金剛石材料、模型、工藝、測試中面臨的一系列難題,并進行多輪迭代,突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研制出國內首個吉赫茲頻率的金剛石射頻器件、國內首個具有功率輸出的金剛石射頻器件,驗證了金剛石在高可靠、大功率器件領域的巨大發展潛力。
勇闖科研“無人區”,和蔚翠一樣敢為人先的,還有唐山興邦管道工程設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監邱曉霞。
“實現引領不容易,要立足自主原創、立足核心能力的完整建立、立足核心技術的充分占有,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邱曉霞說。
擁有6個省部級技術研發平臺,與中國科學院、河北省科學院等保持長期技術合作交流,依靠科技創新,唐山興邦管道越做越強。
“自主創新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邱曉霞看來,創新是企業在競爭中勝出的法寶。
先后取得54項國家專利,邱曉霞沒有停下創新攻關的步伐。近年來,她主導研發“聚氨酯噴涂聚乙烯纏繞保溫管”生產工藝,全面提升預制直埋保溫管產品的質量、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再次引領行業技術升級。
邱曉霞介紹,“新技術可以減少生產能耗20%左右,綜合節能率達到30%以上。”
在鄉村振興沃土上,她們播撒希望
有的“她”,在毫厘之間千錘百煉;有的“她”,在田間地頭摸爬滾打,用青春汗水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從河北農業大學植保系畢業后,90后張宸返回家鄉滄縣趙莊子村,牽頭組建滄縣鑫翰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為一名新農人。
“以前父母的愿望就是讓我跳出農門,但我覺得讓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家鄉大地上生根發芽,更有意義。”張宸搭建起現代農業全程機械化平臺,通過引進先進農機設備,運用節水小麥種植技術,帶動村民增產又增收。
“滄州鹽堿地多,適合種旱堿麥。我們公司流轉經營了6700多畝鹽堿地,用旱堿麥蒸出來的饅頭、面花麥香味十足。”這兩年,張宸不僅深入挖掘各地農業資源,想辦法在特色上做文章,還在數字產業化方面不斷“嘗鮮”。
“這兩天,我們正在對麥田集中追肥。”張宸說,“使用裝上導航的農機,農場托管的2萬多畝冬小麥,5到7天就能完成一遍施肥作業。”
如今在趙莊子村的農田里,安裝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自動駕駛的大型農機時常在田間作業。自動化設備的使用,讓種田從單純的力氣活變為高效又智能的技術活。
作為我省蔬菜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河北農業大學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系黨支部書記、教授高洪波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奔走在設施生產一線。
設施蔬菜生產是在人工控制的環境條件下,運用機械化、自動化手段,按一定的生產工藝流程,實現蔬菜優質、高產、高效、周年穩定生產的方式。“簡單說,就是靠技術進步、人工設施來補齊自然環境短板。”高洪波說。
在張北、沽源、隆化、圍場等地,高洪波帶領團隊開展設施園區規劃設計、葉菜營養液高效育苗、節水節肥配套機械化生產、設施果菜綠色增效等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為保障“河北凈菜”的源頭品質盡心竭力。
建設蔬菜產業園,打造基地建設、集約育苗、貯藏保鮮、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等為一體的全鏈條蔬菜產業,幫助農戶調整溫室棚高、墻體厚度……20余年來,高洪波走遍了我省11個設區市的設施蔬菜主產縣和龍頭企業,在設施農業領域創新30余項實用技術,打造20余個典型示范基地,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也鼓起了菜農的“錢袋子”。
奉獻愛心服務社會,她們傳遞溫暖
在磁縣滏陽營村的“愛心小屋”,11個孩子來自周邊村鎮,他們中有的父母已故,有的父母患病,滏陽營小學老師陳玉文是11個孩子共同的“媽媽”。
從2009年參與“愛心媽媽”志愿服務活動,幫扶第一個留守孤困孩子算起,陳玉文已經是一百多個孩子的“媽媽”。如今,第一批叫她“媽媽”的幾個孩子已經大學畢業。
“我這個媽媽,就是他們人生中的過客。如果我主動找他們,或許他們又會想起難過的事情。”看著他們成家立業,陳玉文從不主動聯系,“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他們能和普通孩子一樣過日子。”
關注婦女心理健康,關愛兒童健康成長,衡水學院大學生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王麗在與學生交流中發現,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大多與家庭、個人成長經歷有關。
2017年,王麗決定創辦衡水心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提供心理援助、家庭關系調解等公益服務,助力千余名兒童走出心理困境。2019年,衡水市婦聯依托心悅社工中心,成立了全市首個婦女兒童心理咨詢服務中心,王麗成為負責人。
王麗介紹,中心免費提供心理咨詢、情緒疏導、壓力緩解等,目前已經幫助婦女兒童1萬余人次,還培養了家庭糾紛調解員500余名。
新征程上,每一位“她”都是時代的書寫人、追夢的奮斗者。全省廣大婦女正以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情和實干,在廣闊天地建功立業、續寫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