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讓居民享受家門口的便民服務,河北廊坊三河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基點,以“一周一公益”為機制,常態化開展環境整治、醫療健康、應急培訓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全力打造“每周益動”微公益志愿服務品牌。
堅持精準化服務,增進居民幸福感。正值暑期,三河市康城街道藍灣社區的孩子們在社區志愿者的陪同與指導下,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沙畫學習與體驗活動。孩子們在四四方方的沙臺上,用小小指尖繪出了一個個繽紛多彩的萬象世界。“每周益動”開展以來,康城街道始終堅持以居民“點單”、文明實踐站“制單”、志愿服務組織與志愿者“接單”的供需精準對接機制,傾聽居民心聲、收集居民需求、打造服務居民生活的重要平臺。居民通過“點單”,在家門口看到了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困境兒童和高齡老人得到家居日常保潔、精神慰藉等多層次的志愿服務。
打造社區服務品牌,拓展服務深度。康城街道創新完善“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區志愿者為依托”的“三社聯動”新型基層治理機制。與北京市通州區社會工作者聯合會通力合作,打造“幸福家園社會工作研究院”,圍繞群眾所需所盼,推進“社工+志愿者”專業培訓機制,確保社區服務的專業性與有效性;掛牌尚園(廊坊)托起計劃工作站,設立康城街道社會心理服務中心——鐵南站,構建“社會心理健康全程服務體系”,把社會心理服務融入社區治理,為居民群眾筑牢心理健康防護網;引進、激活北京市通州區“老玩童社區康養游戲訓練中心服務項目”,掛牌老玩童游戲工作室,打造“老有所玩”品牌,讓老年人在“老有所玩”中實現老有所樂。
堅定常態化推進,持續傳遞新時代文明。“社區的‘每周益動’活動太好了,社區志愿者定期對小區進行環境整治,為我們居民營造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 陽光社區張女士說。康城街道秉承群眾需要什么,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持續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建設、陣地建設、隊伍建設和項目建設,常態化、全域化推進“每周益動”活動。截至6月30日,康城街道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已舉辦500余場“每周益動”活動,其中道德模范講故事、學法懂法普法宣講、巾幗好網民女性公開課等學習宣傳活動50余場,培育了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文化惠民演出、紅色經典詠讀等文藝文化活動80余場,提升了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服務居民美好生活需要。
志愿服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下一步,康城街道將結合轄區實際,積極探索,常態化、全域化推進“每周益動”微公益志愿服務品牌,不斷完善為民服務品質。